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保障省城人民的饮水安全,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挥“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铁军精神,从2月4日至2月7日不到4天半的时间,对地下水40个项目、地表水63个项目的分析全部完成,这在该中心监测史上尚属首次,创造了水源地环境质量分析的“太原速度”。2月1日晚,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下发了《山西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方案》。根据这一要求,2月2日下午,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水质监测室副主任姚清晨便开始“全室总动员”,通过电话对全室职工开展健康情况摸底调查,统计可到岗人数,为开展疫情期间环境应急监测提前准备。
水质监测室承担着水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汇总等工作。一直以来,该科室女同志占近70%,父母或公婆在外地的也占近70%。统计下来,职工到岗情况不容乐观,因疫情管控等多种原因,有半数人不能按时到岗。
面对短缺的人手和繁重的监测任务,2月3日,水质监测室召开动员会,安排已到岗人员,每个人身兼数职,全面开展水质监测。2月4日清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监测室的采样人员奔赴市区的4个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和1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取样。
根据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水源地、备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频次要增加,监测项目也由之前规定的39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疫情防控特定的监测项目。特别是地下饮用水源地的采样,还需要太原市自来水公司的配合,当日,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全力配合,完成了样品采集。
正常情况下,这些水质的取样、分析、监测等过程至少需要10个工作日。在当前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到岗的工作人员打破常规,通过事先制定的预案,将各类监测项目交叉进行,马不停蹄地在实验室展开样品分析,创造了水源地环境质量分析的“太原速度”。本报记者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