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8月29日电 题:“乡音”记录者:留住声音中的乡愁
作者高雨晴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是炎黄子孙的根,乡音则是牵动海外游子乡愁的魂。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句乡音,牵动游子心。出生于山西太原的李翠文,旅居俄罗斯近三十年,在她看来,乡音是游子与故乡之间联系的纽带。“虽在他乡生活多年,但始终能说一口原汁原味的家乡话,这使我感到很幸福。”
中国地域辽阔,汉语方言众多,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普通话普及率提高,中华民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乡音,许多正在加快消失,方言保护成为中国各地近年来的“重要课题”。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17年起在太原市范围内选取10余个方言点,开展太原方言市声采集记录工程。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太原有2500年的建城史,既有历史烙印,也不乏现代气息。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有关方言的东西越来越少,说方言的人也越来越少,因此,方言保护迫在眉睫。”28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建明说。
晋方言(又称“晋语”),是山西境内主要使用语言,老派太原话(太原土话)则是晋语核心代表。“一方水土造一方文化,方言恰恰是承载非遗的有效载体。所以我们从语言、从非遗角度推进地方文化的保护。”张建明说。
为留住声音中的乡愁,该中心自2017年起在太原市范围内选取10余个方言点,开展太原方言市声采集记录工程。这些方言音频、视频资料最终进行电子化处理,之后上传至山西省非遗数据库,进行永久性保存。
年龄在60岁至70岁之间、男性优先、土生土长、父母必须是当地人、有一定文化素养……在此项工作中,“发音人”需要符合以上要求。“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不会说普通话,这样说出的方言才更纯正。”张建明说。
据该中心工作人员冯丽娜介绍,方言采集场地分室内和室外,其中,在录音棚内每位“发音人”摄录时长约20个小时,涉及到的单字、词汇、句子等共2000余条。此外,“发音人”还需根据地方特色完成口传故事《水母娘娘的传说》的摄录。
方言不仅是交流工具,还是地域文化载体。冯丽娜告诉记者,室外摄录内容除忆往事、话家常外,当地习俗采集也是方言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采集场景包括婚礼、赶集、庙会,体现当地风俗习惯、悠久历史传承、方言特色等。
在众多“发音人”当中,让冯丽娜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七旬老人每天从县城乘车赶往录制地点,中间还要换乘两次,来来回回,坚持近一周;还有一位老人,在自己提前做好“功课”前提下,很快投入到声音采集工作中,并配合完成每一项环节。
“每一位‘发音人’都是带着使命感和情怀在做这件事,他们的精神使我们非常感动,也让我们看到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冯丽娜坦言。
谈及方言保护,山西省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安志伟说:“方言需及时‘抢救’,将其保护起来并传下去。”他认为,一方面,保护方言就是保护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记录乡音,便是留住乡愁。
“中国古代诗人陆游曾在其作品《病起书怀》中写道:‘位卑不敢忘忧国’,而我想说的是,‘远游不敢忘乡音’。”旅俄华侨李翠文说,对于多年远离故土的人而言,只要听到乡音,就如同回到家乡,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