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转型

时间:2021-01-22 16:00:52 | 来源:山西日报

核心阅读构建新发展格局,山西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既要持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又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着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必然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提出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第一,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世界贸易体系、全球产业布局、国际机构运转等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第二,全球产业布局加速重构。受要素成本、技术变革多重因素影响,各国逐步完善本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降低对中间品贸易的依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促使各国提高对产业安全的重视程度,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加速演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我国经济与世界地缘政治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面对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根深基稳的必然选择。第三,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循环,有力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消费不断升级,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大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来自内生动力,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国内市场的发展潜力正在显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统筹考虑消费、投资和产业等重大比例关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任务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堵点,实现良性循环。一是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要提高供给与需求匹配能力、效率与水平,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二是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核心。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齐全的制造生产基地,具有供应链网络强大、生产协同高效的优势,但我国产业“大而不强”问题突出,要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三是将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重要支撑。要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人员、技术、资本、货物、服务等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要健全流通体系,提升流通效率,促进产销顺畅对接,加快形成要素流动畅通、市场互联互通的发展格局。要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营造低成本、高效率、强辐射的供应链环境,服务产业链延伸,保障国民经济平稳高效运行。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积极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省处于转型发展窗口期、关键期,新发展格局对我省具有重塑性、机遇性和竞争性意义。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转型出雏型”的战略目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战场中提升山西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聚焦“六新”突破,强化创新引领,以一流课题、一流学科、一流平台,引进一流团队、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围绕创新全生命周期,产学研贯通、上中下游一体,撬动社会资本,全产业链引进,着力培育国内一流科研成果承接转化高地。争取更多研发平台、创新要素布局山西,努力在制高点上抢占先机、实现领跑。做强做优基础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培育产业生态,用基础产业的有效支撑,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赢得时间空间,使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并重。二是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着力“建链”,培育面向未来的产业链,超前谋划布局,依托我省核心技术,推动技术产业化进程,培育由我省关键技术和头部企业主导的、面向未来的产业链,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着力“强链”,培育我省标杆性产业链,依托我省已有的优势产业,打牢基础、巩固优势,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强力打造具有山西区域标志的产业地标。着力“补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依托我省相对成熟的产业配套能力,吸引相关企业,进行接环补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着力“延链”,培育迈向中高端价值链的产业链,依托我省农业优势、能源优势、材料优势、数据优势,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向中下游和消费端延伸、向新兴产业进军,拓展应用广度深度,不断提高附加值,向中高端价值链迈进。三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意识,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企业,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高水平推动现代物流全产业链发展。强化要素政策支持,促进要素自由高效流动,统筹推进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充分发挥山西区位优势,下大气力加大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通道枢纽功能,加快物流通道、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和智慧化改造,将山西打造成国家级交通物流枢纽,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作者: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卢庆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