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关帝庙之殇

时间:2021-02-01 18:00:34 | 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

关帝庙(2016年拍摄)

阳城县凤城镇东关村关帝庙(村人习惯称关爷庙)位于东关老街东段,原为依山而建上下贯通的三层院落,其规模为全县关庙之首。

现在提起关帝庙,我的心里首先是难过的,这个全县最大的关帝庙,自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被用作教学之地直至今日,可以说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小贡献。但是却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它该有的模样,反而在相当程度上遭到了毁灭性的改造。

近几年,因为关注古建,有空的时候就想来看看关帝庙,特别是2016年请县里的林业专家(同学刘匡)对两颗千年桧柏进行抢救性保护后,总想看看它是不是会长得好一些。但是,每次看后都是失望大于希望,树好像没什么大的改观,所剩无几亟待修缮的几处古迹也没有得到该有的保护,很多老物件似乎都还在遭受新的破坏。

看着失去太多旧貌的关帝庙,心中感慨万千,不由抚今追昔,更加怀念往日的时光。

幼时记忆中的关帝庙

最初知道关帝庙是家里的大人们领着路过时知道的,就是一个概念式的存在。年纪稍大些的时候,星期天经常会和小伙伴们跑到庙门口,围着大门口的石狮子玩,那时对关帝庙才有了些具体的记忆。

关帝庙的大门极为气派,如故宫的大门一样,厚实超大的门板上偌大的门钉整齐均匀的布满整个门面,两侧门墩处高大威猛的青石石狮守护两侧。东边公狮脚踩绣球,气宇轩昂,西边母狮蹄抚幼狮,舐犊情深。特别是两个狮子口中可以滚动的石珠,让狮子更显灵气。两个石珠,也是最吸引村里孩子的所在,很多孩子跑到关帝庙玩,就为和这两个石狮亲密互动,想方设法要掏出石珠却枉费心思,我亦是其中之一。

关帝庙的大门基本是开着的,大门门洞又深又高,印象中从大门口走到正院要上好几段台阶方可,我站在庙门口往里看,需要踮着脚尖仰着脖子,视线才能穿过那截光线不足的走道(上面是戏台)抵达亮亮的庭院。长长的门洞、暗沉的光线无形中增强了庙宇威严的气势,所以我们一般不往里走,准确地说是胆怯。因此幼年时,关帝庙在我心中是威严和神秘的。

我在关帝庙读书的日子

我在东关学校读书的时候,学校有两个校区,两个都设在庙里。四年级以下在玉皇庙,五年级和初中段的三个(六七八)年级在关帝庙。按照惯例,五年级的时候我们也从玉皇庙搬到了关帝庙。但是我们到关帝庙的时候,大门处(位于主院的下院)已经被毁,我们也因此失去了与它深度交往的缘分,故对它更多的细节不甚了解。

关帝庙的大门位于一层主院(为上下院)的南侧,上面中间是戏台,戏台两边各有一个三层六角阁楼,大约是在1979年被拆毁,之后在原址建起了一个两层教学楼。

主院的上院基本保持了原貌,三个亭子一样的建筑后面是一排教室,大概印象是亭子极为漂亮,教室的屋身特别的高。后来得知那一排教室是正殿,正殿前面中间有一个大亭子叫献殿,两侧数米处属于牌楼式建筑(与献殿外部造型相似),是下院通往上院两处阶梯通道,分别称为东华门、西华门。献殿和东西华门的巧妙搭配,让上院更显庄严大气。它们飞檐挑角,工艺考究,全部为彩色琉璃铺顶,以明黄明绿为主色调,散发着靓丽光泽的彩釉,看上去璀璨夺目,华美精致。活灵活现的各色传说神像和动物塑像造型铺满殿脊,看上去美轮美奂,将整个院落点缀的极具美感,可以说是整个关帝庙最引人注目的精华所在。

一层主院通往二层中院的路径有两条,分别在主院上院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对称分布。中院很大,教室偏东北方向分布,屋身比起下院正殿房屋要低很多。中院最醒目的建筑是靠西侧那个三层砖木结构的转楼(我上学时是钟楼),叫春秋阁,它最大的特点是五角楼。据说此阁的得名是因为中层最初塑有关公夜读春秋的坐像。

我读六年级时候的教室就在春秋阁的脚下,是离阁楼最近的一个教室,因此洪亮的钟声我们听得最清楚。有时上课走神开小差,会透过教室的窗户偷看打钟的教工敲钟的过程。

三层上院整体位于中院的西北方向,与中院的落差比较小,一个缓坡上去便到。这里的教室与中院的大同小异,清一色一层砖房,记忆中就是偌大一个院子,四周一圈教室,当时这个院子里设置的是八年级,而我们只读完六年级便结束了在关帝庙读书的历史(1982年夏),搬到了县里新建的北城中学,从此东关学校改为了东关小学。

令人唏嘘的现状

关帝庙现在依旧被用作东关村的学校,一层正院是幼儿园。

二层中院以上是村小学。庙宇原有的建筑除去主院上院的建筑和中院的春秋阁外,其余所有建筑均为拆旧新建。

幼儿园现有百名幼儿,大中小各一个班,所用教室就是我们住过的70年代末建起的二层楼。为体现幼教特色,院子的墙壁上地面上用鲜艳夺目的艳丽色彩所装饰和覆盖,五彩缤纷是它的特点。

以献殿为首的三个亭状建筑和后面那排正殿大体还是当年的模样,但仔细看却有所不同。亭状建筑的顶部进行过修缮但不够彻底,正殿一排房屋屋顶未得到过任何保护修缮,成片破损塌陷,蒿草丛生,目前闲置,近乎危房。现在,挨着上院的地方拦了障碍物,不允许人员靠近。

从竖在主院南侧一块石碑上得知,2013年这里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不断败落和失去旧貌的命运并未因此而发生大的改变。建筑物除了自然风化破损外,顶部的琉璃构建丢失(被盗)严重。

二层中院和三层上院设置为东关村小学,因为与一层主院分隔开,学校的大门开在了庙院西侧原先一个小门处的陡坡上。大门处,红底白字的宣传语极为醒目,“春秋古韵博爱尚美蓓蕾红,科研新风善思笃行春意浓”“培育博爱之人,成就博学之才”。

小学目前为一轨制,共有学生约200人。因学生人数逐年递减,原先设有教室的上院目前处于闲置状态,所有班级都在中院。这里少了下院炫目的彩色,但是用大红大黄大绿粉饰的修建于近年的几栋教学楼,和此院唯一留存的古迹春秋阁混搭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特别是紧挨春秋阁西侧建起的三层教工楼(原为通向上院的坡道), 因为地形限制,导致春秋阁的一处挑檐探进了楼房二层,从侧面看不留神还会以为是阁楼缺了一个角。

闲置的三层上院,现在被村里用来放置一些闲杂和零用,最近去的那天,看到有两个装饰了彩色假花的长方形木头架子正从屋里抬出来,在村里工作的同学全旺说,是村里在准备过春节的行头,在做旱船。跑旱船是每年正月十五东关村参加县里闹元宵的保留曲目。

叹惋中的期盼

十二月底的这次探访,因为一道铁门的隔离没有进入下院。站在中院围墙处往下看,下院正殿的屋脊正好进入视线,残存不多靓丽别致的琉璃屋脊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壮美,在身后千年桧柏苍老的身影衬托下,透着难掩的悲壮苍凉之感。

盯着桧柏,我不禁悲从心生。从树干根部硬生生折断的大枝,形状奇特的朵状树冠,再次强烈的冲击着我的神经。据说庙里原先是四颗桧柏,50年代砍掉了南面的两棵制作了学校的桌椅板凳,没想到留下的两颗却因保护不善,在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遭受如此重创。

东关村关帝庙,走过了70年风风雨雨的办学历程,曾是县里数一数二的重点学校,是1952年阳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阳城一中)起步之地,成千上万的孩子从这里出发走向人生高段。而它自己却历经重重劫难,至今都不被珍视。

纵观整个关帝庙,望着它残缺的躯体,饱经风霜的容颜,披红挂绿的装饰,除了难过我束手无策。它何尝不像一个被榨干了血汗的老儒,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还强撑着为后人遮风挡雨。

盼望东关村借力凤凰古城旅游开发的东风,在抓好生产生活的同时,多用些精力用心投入到古建保护开发中,守住关帝庙、玉皇庙,守住村里残存不多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给村里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早日还古庙与关帝,还荣耀与阁老,还希望与百姓。让以关帝庙、阁老故居、乔氏琉璃祖居等满含忠义、仁德、工匠精神的本土文化,在东关这片土地上重新焕发光彩。

(孙莉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