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走出石楼一道道沟》《革命老区的历史守护者》《从“山上”到“地上”,脱贫户康兰拥抱“稳稳的幸福”》……近日,主题为“大力弘扬吕梁精神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媒体联动采访活动落下帷幕。短短几天时间,一篇篇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品力作在朋友圈刷屏,越来越多的人们从报道中了解到了“吕梁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这片红色热土上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密码。”
密码一:践行“吕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康彦红是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的一名红色讲解员,从事这份职业已经有16个年头了,在此次媒体联动采访期间,她将毛泽东同志用过的笔砚、贺龙的文件包、边区军民用过的兵器、工具、粮票等文物通过自己独到的讲解,让大家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艰苦奋斗、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生动有趣的讲解离不开康彦红数年如一日的积淀与练习。为了让自己的讲解更加富有内涵,康彦红在刚开始背诵3万多字的晋绥边区资料的基础上,还深入当地的革命遗址,向乡村里的老人请教,向党史专家学习,积累了十几万字的资料。晋绥边区的红色文化渐渐浸润到她的生活中,她开始爱上这份工作,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铭记晋绥边区革命史,在传承革命精神与弘扬红色文化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吕梁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和康彦红一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吕梁精神,传承着红色基因,续写着新时代的吕梁英雄传。
密码二:坚定转型发展 蹚出“吕梁路径”
“因煤而兴,因煤而衰”是曾经吕梁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如何摆脱一煤独大,产业单一的发展格局,成为摆在吕梁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此,吕梁树立了“山西要转型,吕梁勇争先”的强烈意识,推动形成“一切为了转型、一切服务转型”的工作格局,在先行先试中抢占先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蹚新路、促转型。现如今,“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发生实质性转变。一产方面,红枣、核桃、小杂粮、马铃薯、食用菌、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二产方面,形成了以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为支撑,新材料、白酒、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三产方面,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已蓬勃兴起。
密码三:开出致富“良方”共建幸福吕梁
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如何传好乡村振兴这一“接力棒”,吕梁也开出了富有针对性的致富“良方”。为了更好地让处在深山无人知的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走出大山,吕梁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乘风破浪,助力更多的老百姓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临县的刘丑丑原来是做水暖电修,活不多,日子过得很是拮据,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了当地组织的电商培训,从此也与电商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培训和自己的不断学习,刘丑丑不仅在2019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自主创业,成立了电商企业,带领更多人开启了致富之路。在紧跟时代,开良方的同时,吕梁市还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在生态扶贫、吕梁山护工培训、光伏扶贫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更多的“三转”婆姨顶起了致富“半边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吃上了阳光饭、生态饭……
本报记者李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