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新起点新亮点新支点

时间:2021-05-25 16:00:59 | 来源:山西日报

“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摆在全省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交总账意识、军令状意识,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交出了脱贫攻坚优秀答卷。”5月20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最后一场发布会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羽说。“把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为稳定脱贫的新起点、全面小康的新亮点、乡村振兴的新支点。”对本次发布会主题——全省脱贫攻坚成就进行情况介绍时,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张玉宏说。记者获悉,现行标准下,我省32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奋力蹚出了有中国特色山西特点的减贫之路。那么,下一步我省如何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怎样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呢?

让新变化成为发展常态

“这场攻坚战给我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带来四个巨大变化:脱贫群众的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吃穿不愁;脱贫地区面貌实现从封闭落后到全面改善;产业就业支撑实现从单一匮乏到百业竞兴;贫困村基层组织实现从软弱乏力到坚强有力。”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建成说。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4875元增长到2020年的10352元,年均增长11.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2166元增长到2020年的9729元,年均增长23.9%;全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28万公里;新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万处;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37万户、“全面改薄”7835所(学校),新建改建村卫生室13045所,336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全部整村搬迁……全省生态扶贫“五大项目”带动52.3万贫困人口增收。特色产业扶贫带动127.7万贫困人口增收,“大同黄花”“山西药茶”“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等区域品牌,成为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硬支撑”。光伏扶贫收益实现全省贫困村全覆盖,每个贫困村平均每年能拿到2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电商扶贫覆盖全省6833个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建设300个示范村,技能培训、持证就业成为自觉行动,打造“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等特色劳务品牌90多个,带动91.8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全省9.6万驻村队员、1.96万农村第一书记奋战在驻村帮扶第一线,带动干部作风大转变。98%的脱贫村创建“三零”村达标,党群干群关系大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历史性、标志性、趋势性变化,得益于全省上下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张玉宏说,“下一步,还需大力弘扬脱贫攻坚实践中孕育的伟大精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巩固拓展是发展的新起点

“从脱贫攻坚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变的是阶段目标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和责任情怀。”张玉宏说,“要把山西脱贫攻坚实践中创造了最硬的担当——五级书记抓扶贫;最好的政策——生态扶贫;最亮的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最优的项目——产业就业扶贫;最牢的保障——社会保障政策兜底;最大的优势——党建引领汇聚合力等‘六个最’的特色和亮点,转化为实现有效衔接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下一个百年奋斗的新起点。”据悉,我省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在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对全省117个县(市、区)统筹谋划分类指导,31个先行示范县重点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样板;40个整体推进县重点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46个重点帮扶县重点是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有效衔接。对重点帮扶县,除集中政策支持、资金项目倾斜外,主要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张建成说。

传好衔接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我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深刻启示就是做到了六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是决胜的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是决胜的关键;坚持问题导向,是重要的方法;坚持强化投入,是有力的支撑;坚持社会动员,是制度的优势;坚持真抓实干,是成色的保障。”张建成说,“在下一个百年奋斗历程中,要用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记者了解到,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更好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我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脱贫县设五年过渡期;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把培育和支持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长久之策;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解决因老致贫返贫问题;做好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群众稳得住、有就业、可融入,逐步能致富。

本报记者欧志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