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吕梁6月5日电 题:【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胡兰精神代代赓续
作者 吴琼
“风雨中成长,烈火中永生,永恒的精神”,讲述了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及胡兰精神的传承。
刘胡兰烈士墓静卧于松柏间,墓前耸立着刘胡兰的汉白玉雕像,雕像东侧是刘胡兰被捕、受审、就义的遗址。吴琼 摄走进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的刘胡兰纪念馆,映入眼帘的就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纪念碑,“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熠熠生辉,刘胡兰史迹陈列馆内,陈列着刘胡兰的遗物和反映她生平事迹的绘画、照片、文献资料等。
陈列馆后的陵园内,刘胡兰烈士墓安葬在北端高台上,静卧于松柏间,墓前耸立着刘胡兰的汉白玉雕像,雕像东侧是刘胡兰被捕、受审、就义的遗址。
刘胡兰,1932年出生于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名刘胡兰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带领伙伴站岗放哨、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
陈列馆后的陵园内,刘胡兰烈士墓安葬在北端高台上,静卧于松柏间,墓前耸立着刘胡兰的汉白玉雕像。吴琼 摄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结业回村后,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积极参加支前、对敌斗争等革命活动。1946年5月调任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被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1946年,国民党军大举进犯解放区,面临不断恶化的形势,刘胡兰主动留在敌后坚持斗争。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刘胡兰被杀害于云周西村,年仅15岁。
同年春天,得知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后,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为纪念刘胡兰烈士,1957年1月12日值刘胡兰就义10周年时,刘胡兰纪念馆落成开放,其前身为刘胡兰烈士陵园,1959年改称刘胡兰纪念馆。建馆60多年来,有1600多万民众和110多个国家、地区的国际友人前来参观。
孟敏是刘胡兰纪念馆党支部副书记,在纪念馆工作了22年。“我的母亲在刘胡兰纪念馆曾担任了十年讲解员,家里有很多关于刘胡兰的书籍及资料。”孟敏说,受母亲熏陶,从儿时起,她便经常翻看这些书籍,听母亲讲述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史迹陈列馆内,陈列着刘胡兰的遗物和反映她生平事迹的绘画、照片、文献资料等。吴琼 摄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1964年,刘胡兰民兵班成立,1997年更名为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如今,民兵班班长已传承到第23任,队员们都是1995年后出生的年轻姑娘,24岁的李娜是现任民兵班班长。
每逢清明节、刘胡兰牺牲日等,她们都会到刘胡兰纪念馆祭扫,除了日常训练,她们常到学校、企业、单位等地宣讲刘胡兰事迹,参加扶助孤寡等活动,传承发扬胡兰精神。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胡兰精神主要是不怕苦不怕牺牲。如今,我们也会用全新的视角诠释胡兰精神的时代内涵,比如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等。”李娜说。
“虽然我出生时,姑姑已经去世,但爷爷奶奶和父亲,他们从小给我讲述姑姑的事迹,我经常跟着家人去外地参加宣讲活动。”刘胡兰的侄子刘军祥告诉记者,随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如今,宣讲的重任逐渐转交到他的手中。“平时,我常给我的孩子讲述姑姑的故事,希望把胡兰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文水是革命老区,是刘胡兰的家乡,拥有刘胡兰纪念馆、康家堡村八路军烈士墓地、陈志齐故居等多处革命遗址。借助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文水县深挖整合旅游资源,规划旅游产业,发展红色旅游,促进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和自然生态旅游的开发,推动老区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