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大校村官”崔晓满

时间:2021-06-10 22:00:26 | 来源:太行日报

□本报记者 高欣

19年前,出村的小路泥泞坎坷,村里的房子低矮简陋,村民们吃水要下山挑……

如今,水泥路、环村路平坦宽阔,村民们迁入亮堂堂的新居,蚕桑基地、中药材基地、小米生产基地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靠山”……

崔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大校村官” 崔晓满的辛苦付出、无私奉献。

惠民生 披肝沥胆为百姓

1942年出生的崔晓满是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人,退休前曾担任四平军分区政委、四平市市委常委。2002年,他和老伴从长春回到家乡,本打算把年迈的母亲接到长春颐养天年。但是,当看到依旧破落不堪的家乡时,他改变了主意。

“村里的孩子都挤在透风漏雨的旧仓库里上课,上面还下了政策要撤并学校,我这个老党员、老军人怎能甩袖就走呢。”回忆起刚回村的场景,崔晓满心情十分沉重,于是决定留下来建学校。

可是,钱从哪里来?村集体一无所有,还内外欠着20多万。面对困难,崔晓满东奔西走,累计筹资180万元,并带领群众投义务工4700多个,建成了全镇第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

当时,村里因为宅基地批不下来,已经20多年没盖新房子,许多村民祖孙三代挤在一起。为了解决村民住房问题,崔晓满把村民住房现状用录像机拍下来,放给有关领导看,用真心打动了他们,一次性给村里批了21户宅基地,让村民们如愿以偿迁入新居。同时,崔晓满狠抓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陆续修通了出村水泥路、环村路和田间道路,建成了健身广场、文化中心,方便了群众出行,丰富了业余生活。针对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实际情况,村里投资新建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免费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等四大类服务,成为周边8个村空巢老人、高龄老人、优抚老人温馨幸福的“港湾”。

强党建 八村联建奔小康

崔晓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看到村里党员的年龄结构老化、整体学历较低,无法承担带领群众致富的重任,便主动把在部队长期做党务工作、政治工作的经验,用在加强支部建设上。工作中,他时刻要求大家“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通过强班子、带队伍、建机制,使村党支部工作水平不断攀升,崔河村也先后被市、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鉴于崔河村位于南河、杜家河等8个村庄的中心位置,2014年,泽州县委组织部创新组织设置,采取“八村联建”的方式成立崔河党总支,由崔晓满任党总支书记,引领周边村庄共同致富奔小康。年过七旬的崔晓满再挑重担,带领党总支一班人,团结一致、奋力进取,按照“八村一体化建设”新思路,加快推进蚕桑基地、中药材基地、小米生产基地和规模养殖区、采摘农业综合示范区的“两区三基地”建设,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2020年4月,崔河村并入兴和新村,原崔河党总支变更为兴和新村党总支,崔晓满作为兴和新村“荣誉书记”,继续发挥余热。在他的指导下,当地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形成了“两区三基地”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了8村“抱团”发展。

作表率 不忘初心勇担当

崔晓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彰显了一名党员为民务实的清廉本色。学校的修建过程中,他提出“人人捐资,户户捐资,党员干部带头捐资”的口号,并带头率先捐款3万元。外出考察项目时,他能搭车就搭车,能徒步就徒步,为村上节约每一分开支。村里上新项目时,村民怕投资折本,他就拿自己的退休工资为群众垫资。

在村里任职,他从没有拿过一分工资、没领过任何补助补贴,对群众的谢意总是婉言拒绝,就连通信、交通等各种办公开销都是自掏腰包。

由于劳累过度,崔晓满身患重病,并先后化疗8次。治疗中,他秘而不宣,天天奔忙在乡村一线。如今已年过八旬的他,依然坚守家乡、振兴乡村……

崔晓满废寝忘食、不遗余力地建设家乡的先进事迹,传遍了太行山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近年来,崔晓满先后被授予“全军优秀离退休干部”“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