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何地,乡愁总是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资料图片)
一
每个人都对故乡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情愫萦绕心间,不管置身何处,处于什么环境,故乡总是时时刻刻陪伴着你,尤其年龄稍微大了的时候,总会想起故乡。人们把这种特殊的思念叫做乡愁。为什么怀乡要用一个“愁”字呢?其中必有深意存焉,岂是一个“愁”字了得。故乡,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不管是繁华还是凄凉,都是我们生命的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也是我们无数次回望的地方。故乡好吗?既然好,当初为什么选择离开。故乡不好吗?为什么总在思念。看起来是一个悖论,正是这个悖论纠缠着你。故乡,其实不存在好与不好的问题,也就是说,她不是一个用美学评价的范畴。就像一棵大树,大地再好,也向往天空,寻找阳光,拼命地在生长。就像小鸟,在父母辛辛苦苦搭就的简陋窠臼里,嗷嗷待哺,父母从很远的地方千方百计地找来哪怕一条小虫,也要叼回来喂进小鸟的嘴里。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呱呱坠地之日始,就在父母的呵护下一点点成长,就像小树,就像小鸟。长大了,父母和老师会把希望的种子悄悄地种在你的心里,你继续无边无际地舒展性情的时候,也在慢慢读书学习,心里的种子开始萌芽了。你一点点地明白了,人和树木、小鸟一样是在成长的,不会永远躺在襁褓里,不会永远享受着父母对你的恩泽。这些道理,你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忽然明白的。之后有一天,你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父母,离开了从童年到少年一直寸步不离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管身在何处,不管眼前出现何种事物,你都会把看到的东西拿出来跟故乡相比。比故乡好的地方,你丝毫不掩饰对它的喜爱,不如故乡的地方,你会从心底升起对故乡的怀念。从此,你的世界里存在着一种对比关系,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受了委屈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父母,父母就是心中的菩萨,时时刻刻保佑自己。遇到挫折甚至走投无路时,首先想到的是故乡,那是为自己避风挡雨的港湾。有一句网络语言说得好: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这里的农村就是很多人的故乡。
二
每个人都有乡愁。各种各样的表述都有,有人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碗面,乡愁是一首歌……乡愁,既然有个“愁”字,就不会那么简单,会有多重阐述。她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层面,是万千思绪融为一体的矛盾体。作家认识和书写乡愁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跟自己的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当初离开故乡时,没有一个人是被动的,都是主动离开。我曾经写过这个经历,就像逃离瘟疫一样逃离故乡。为什么会这样?故乡太穷了,太落后了,不能满足我的物质世界的需求,更无法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所以逃离。这时候的故乡在笔下肯定是丑陋的,甚至一无是处。后来,自己在大千世界摸爬滚打,经历的多了,也洗尽了铅华,有了沧桑的颜色,慢慢地转身回望故乡时,发现了故乡的美好,那种美好似乎从来不曾有过,有惊鸿一瞥的欣喜感觉。这就是认识的升华,思想的升华。这时候回顾过去的自己,发现曾经的感性和幼稚。这种感性和幼稚是在外面世界里历练后发现的,不是自然而然成长出来的。这是外面世界给自己的深刻启迪,也昭示着成熟和老练。人成熟后,理智会战胜感性,精神会打败物质。我认识好多作家、诗人,曾经的文学少年、青年,一心要在文学事业上大展宏图。后来,被改革开放的物质浪潮狂卷而去,一别二十年,尘埃落定,又回归文学,重新抄起往日的爱好,发现依然如初见,甚至胜过曾经的狂放。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以文学的形式回望故乡,万千思念在心头,这时候对故乡的书写,对故乡的理解要比当初冷静了许多,深刻了许多。这种冷静和深刻的出发点是理性的,没有丝毫的偏见,但是,又是感性的,其中孕育着浓浓的情愫,因为,回望和反思中,理解了故乡的难处,就像理解了父母的难处一样,理解了故乡海纳百川的包容,就像理解了父母同样的心怀。我越发喜欢故土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一孔孔的土窑洞,述说着悠久的历史,一件件的老物件,比如一把 头,一只犁铧,都记载着自己的生命印迹。田地里的小草,比如小蓟、荠菜、车前子、荆条,都能跟自己联系起来,还有头顶飞过的燕子、麻雀,似曾相识的样子,总能激起心底的温暖和脸上的喜悦。所以,我在回望故乡时,更多地把目光倾向于这些生命体。把故乡和父母,和亲人,和山川草木联系在一起,把笔触伸到故乡的毛细血管里,探究故乡的真谛,事实证明越细小越伟大。
三
行万里路,是每个人离开故乡以后渴望做到的。只有在行走中驻足张望,才能发现外面世界与故乡的异同来。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文学大家,都是以行走见长,壮游天下。每到一地看到不同于故乡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结合自身的诸多遭际必然会生发出壮怀激烈、思绪飞扬的诗篇,或歌吟,或抒情,或借物咏志。黄河、长江、庐山、桃花潭、便下襄阳向洛阳、赤壁怀古……山川成了自己意志的载体,成为借酒消愁的酒杯。我曾数次考察晋北的古长城,长城像巨龙一样蜿蜒铺陈大地,眼前会出现万千守边将士的身影,各个身披盔甲,握尖执锐,目光向远,夜以继日。长城脚下的广袤大地上,勤勉耕耘的百姓们,时不时地要向边墙张望,总怕一不留神胡人扬鞭策马,挥师南下,毁坏家园,虏获财物。这种紧张和恐慌,在我亲临长城时会在心底升腾,那种焦虑也会弥漫着。如果有了这样的情绪渲染,必然会是文学有了张力和深刻,因为文学拒绝肤浅,拒绝平庸,拒绝人云亦云。行走中,注重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了解,对瞬息万变的世事的自觉应对,这样的行走才有意义。如果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打卡”式旅游,恐怕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每一次行走,都是以故乡为圆点向四周辐射,辐射得越长,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越多,对自身的成长越有利。对比和反差某种程度上有种出其不意的效果,帮助你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能够使你在认识上、价值判断上更客观和全面。军旅诗人马萧萧有句诗特别合我心意:“在他乡,无论我怎么走/都是走在一条通往故乡的小径上。”行走的与众不同,反映在文学中,自然会高蹈,别具心裁。因为,你把自己放进行走中时,也放进了文学中,与文学同呼吸共命运。
四
读书,其实跟行走是融为一体的,它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我们不能把二者分开。因为,具有行走背景的阅读,才能显出自身的厚度;同样,具有阅读背景的行走更能把自己带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万卷书是怎么炼成的?绝不是凭空编造的,它有广阔的人生阅历和以故乡为圆点向外无限辐射的疆域上有心者的点点滴滴记载和描摹。从另个角度讲,读书就是读人、读事、读物、读世界、读历史……这是一个独特的视域空间,沿着文字铺设的康庄大道勇往直前,文字描摹的一切你尽管去想象、去夸张、去变形、去重设,思维能辐射到哪里,文学的张力就能抵达哪里,这就是阅读的享受。写作,是另一种呼吸,阅读,也是如此。人的一生离不开读书,因为人是有梦想的,是不甘于现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洞开,现实与理想之间必然产生距离,这种距离会带来希望,更多的是失望,这种落差难以弥合时,人们自然而然会选择读书。因为读书某种程度能弥合其中的一些不足,这就是读书的价值。读书,其实读的是别人的人生,同时也能返照自己,也能在字里行间找到那个我。这是一种奇妙的事情,正是因为这种奇妙才使自己不由自主地有时间就会拿起一本书,没有时间也会挤出时间拿起书本去阅读。不是因为读了名人名言后,才去读书,而是读书以后才相信了那些名人名言。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些话虽然俗不可耐,其实讲的都是读书能够改变人生的好处和作用。而我们今天反观读书的要义,更多的其精神层面的功能,那就是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可以把一个平庸者变得高贵,平凡变得伟大,世俗变得高雅。同时也能提升你的格局和眼界,不再对眼前的事情斤斤计较,能够包容一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古老宅院的大门上悬挂着一块牌匾:耕读传家。悬挂这个牌匾的往往都是大户人家,取了功名,有了地位,光于前,裕于后。这样的人家依然强调耕读,可见耕与读的重要性。耕耘立身,读书立言、立德。耕耘是经济基础,是生存之必须,读书是上层建筑,是塑造人文精神和人格修养的体现。古人一直在提倡读书的重要。反过来讲,即使读书做了大官,扬名立万,也时刻不忘根本,那就是耕耘,其实也是乡愁。土地是万物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源,离开土地只能是孤悬空中之楼阁,也就是说,没有土地,就没有一切。所以,即使再发达,再光鲜靓丽,也要记住耕耘。我们不妨荡开来,从广义上理解耕耘,比如作家们的写作,也被称作耕耘。他们的土地是延展在面前的白纸,是横放桌面的键盘,耕耘的工具不再是犁铧,而是换成了笔,或者一枚枚黑色的键盘字母。不管如何变化,耕耘的性质没有改变,那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人收获的是沉甸甸的粮食,作家收获的是文章,这些收获都是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它们来之不易。
文/高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