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谷物专家“小杂粮王国”论道 助山西小米走出国门

时间:2020-09-29 09:00:5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与会者赴田间地头参观调研。赵洪峰 摄

中新网吕梁9月29日电 (范丽芳)9月26日到28日,在山西吕梁汾阳市举行的CMF中国小米产业发展大会期间,“米寿”之年的晋谷21号育种者陈瑛现身论坛环节,“谷子育种工作者,每年都在进行提纯复壮和原种繁殖,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山西的优质小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多国家”。

谷子在中国北方有较广泛的种植,去皮后俗称小米,是中国五谷之一,作为旱区重点粮食作物,其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薄、耐储存,在粮食安全中占有特殊地位。陈瑛主持育成的晋谷10号、晋谷21号、晋谷49号等15个谷子新品种,被推广到晋、陕、甘等10多个省份。

2020年汾阳市农民丰收节也同时举办。李勇斌 摄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营养丰富的杂粮需求迫切,特别是优质小米的需求量逐步增加。

汾阳位于山西腹地,西依吕梁山,东濒汾河水,位于谷物黄金生长带,“汾州小米”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据统计,目前汾阳市谷子种植面积5万亩,小米年销售量5万余吨,年销售额超5亿元。

活动期间,来自国内小米产业相关专家学者、农业专业合作社代表等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小米产业现状与未来。

与会者赴田间地头参观调研。赵洪峰 摄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说,中国谷子种植经历了传统旱作、探索发展、集成创新、大规模推广阶段,谷子种植面积在减少,但总产量在提高。

旱区产品具有天然优势,地处偏远污染少;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积累;干燥冷凉,病虫害发生轻,农药用量低;粗粮杂粮,体现健康、功能特性。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的杨成元说,山西谷子以散户种植为主,千差万别的种植区域及种植方式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在育种上也存在困难,比如,高杆大穗的不适于机械化收割,优质的品种不抗病,不上有机肥只上化肥,随耕随种出不好苗,小米品质降低。”针对上述现象,杨成元提出,除了进行抗除草剂特性改造,开展专用谷子品种选育,还希望政府扶植进行优质品种提纯复壮基地建设等。

台湾中兴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吴启川将小米作为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虽未能到场参加,但委托他人进行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说,山西小米各具特色,从外观、香气、风味、质地等方面存有差异,但香气都较为突出。基于此,他研发出了米粥产品等,“我还会继续采购山西的小米来研发创新产品”。

“米寿”之年的晋谷21号育成者陈瑛现身论坛环节。范丽芳 摄

与会专家建议,针对当下谷子种植费时费工、效益偏低、抗旱耐瘠等特点,提出机械化、品牌化、功能化、生态化等产业发展方向的建议。

CMF中国小米产业发展大会2017年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等联合发起。此次大会旨在促进国内小米产业交流合作,推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农民增收,大会期间还举行了县长论道、公益颁奖典礼以及农业旅游参观、红薯产业发展研讨会等。

以本次大会为契机,2020年汾阳市农民丰收节也同时举办。(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