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老城的记忆⑥】南城门外的街巷

时间:2020-11-05 18:01:24 | 来源:太行日报

上世纪80年代末的驿后街全景。朱和平 摄

上世纪80年代末的驿后街街口。 朱和平 摄

◇秦凤勇

晋城历史悠久,老城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城虽不算大,但与周边诸县城相比,还是颇具规模的。它不仅有周长近10华里的城墙,城内有72街巷,及繁荣的商贸,而且在它的外围也有着与其面积大致相等的街巷。

出了高高的南城门卷洞,在一个叫做“华街”、原来是翁城的地方,“介”字形岔出了驿后街、黄华街,以及与两街相交、相接的小东关、小西关、西巷、东巷、水陆院、上元社、南寨、五龙河西等。每条街巷还有诸多的大小庙宇,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的一些庙宇成了小学校或单位的办公场所,但殿宇楼阁还在,大部分泥塑像还在,只不过是砖把门表封而已,直至“文革”破四旧被拆除。

上世纪50年代,三角形的华街商贸繁荣,有“德华门”京货铺、“广源恒”杂货铺,“仁昌”颜料店等闻名的商号。50年代末拆除城墙后,于60年代初,在华街的东西两端兴修了人民电影院和人民剧院;华街改扩为人民广场,在广场的南侧兴建了百货公司第二门市部(原为砖木结构,80年代初,重建为两层水泥预制结构)。

黄华街的商铺更是密密麻麻,仅次于城内南大街。铁货店、杂货店、竹器店、理发店、皮货店、药店、苇席店、裁缝店……数不胜数。

在小东关和驿后街最多的是小旅店、当铺店、回民饭店、副食店、文具店、自行车修理店等。这几条城墙外围繁华的街道,对于老晋城人来说留下了他们太多太多的记忆。斑驳的沙石路面与两侧的灰墙、翁、瓦相映衬,残留着历尽岁月沧桑的痕迹,街道不算宽,但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人们看中的是这里的地气和人气,街面房成了吸金之地。

街上的人多,店铺多,汽车通往这里时,就得格外小心了,不过那时很少有汽车。50年代初,晋城的汽车站在小东关一个地势较低的大院里,没有候车室,乘客冬夏都在院子里等车。没有硬化的地面,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辆木炭车(一种用木炭燃烧作动力的汽车)。没有轿车,拉人、拉货都是敞篷车,冬天冷了,便在前面挡块帆布。木炭车动力小速度慢,到长治、沁水一天打不了一个来回。后来木炭车被淘汰后,又更换了一批老旧杂牌车,有苏联的、德国的、日本的、美国的等。杂牌车配件缺,维修保养难度大,经常抛锚。直到60年代,国产解放车上市后,情况才逐步好转。由于城门所限,汽车是开不进城里的,到1958年,上级拨给了县委机关一部苏式嘎斯69吉普车,县城里才开进来第一辆汽车。

城外的发展似乎比城内早一些、快一些。50年代中后期,省运晋城汽车站在上辇附近建立,60年代初有了通往太原、长治、郑州、侯马的班车。1965年县运也有了客运,候车室在小西关(人民剧院南侧),有了发往大阳、李寨、周村等公社的班车。城建处(公交公司前身)也在广场西北侧(人民剧院北)建立,有了发往火车站、江淮、凤凰山、巴公等地的公交车……

印象较深的还有,黄华街北出口处东侧,修建了糖业烟酒第三门市部,西侧为饮食服务公司的一个小饭店。在它的南端一个叫南寨的地方修建了晋城县最大的粮食仓库——南大库。在小东关东侧,修建了饮食服务公司机关、县供销合作社采购供应站;在驿后街中段东侧兴修了手管局招待所。西侧修建了五交化公司仓库。改革开放初期黄华街还成为老城最早的水产批零市场。

人民广场也几经变更。70年代初,广场曾设过“五小工业”展览馆;1982年初,为创建全国农村卫生先进县,迎接全国农村卫生先进会在晋城召开,除周围留出5米宽的路外,中间全部栽花种草,成为一个街心花园。1986年以后,又将花草移走,开发为出租车和公交车停车点,中间地带全面硬化成为饮食服务摊点。上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又两次改造,成为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并开发了地下超市和车库。

如今,以往所有街巷都不复存在了。黄华街成为全市城中村改造的示范。驿后街、小东关、水陆院……都整体拆迁改造。取代它们的是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小区,门类齐全的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成为体现晋城市文明程度的亮点之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