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李原平:枪杆村的红色文化讲解员

时间:2021-01-29 18:11:53 | 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

□张引牛 郑天佑

位于阳城县析城山下的枪杆村是一个红色小山村,1942年,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史称“枪杆会议”,村子的名字由此而来。

近年来,慕名前往枪杆村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枪杆会议纪念馆里,时常能看到一个年轻的身影,条理清晰地为游客们讲述枪杆会议的来龙去脉,还不时和颜悦色地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她就是红色文化讲解员李原平。

李原平讲解起枪杆村的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A 受邀回村当起讲解员

李原平是阳城县东冶镇独泉村人,2009年山西青年干部学院大专毕业后曾在太原、阳城打工。谁也没想到,2017年12月她会选择回枪杆村竞选村委委员,并成为枪杆村一名红色文化讲解员。

枪杆村和独泉村原本是相邻的两个村,2020年8月合并成为一个村——枪杆村。

2018年是枪杆村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那年,受枪杆村支村两委及老百姓的邀请,李原平来到枪杆村参加竞选并担任了村委委员。当时她的儿子5岁,女儿仅不到2岁。“为什么要选择回来?”每每大家问起,她这样说:“为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更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爱。虽然现在自己的条件不算很好,但总想为大家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这样,她开始了村里和县城两地间的奔波。

半年后,枪杆村筹建的枪杆会议纪念馆正式开馆,随着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越来越多,急需一位讲解员来为游客服务,枪杆村党支部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李原平。

当接过一卷厚厚的解说材料时,李原平犯了难。“尽管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还不错,有一定的解说基础,但是我的普通话讲得一般,还带着浓重的晋豫交界方言口音,学好过硬的普通话困难很大”。尤其是全国各地许多游客远道而来探访枪杆会议,其中有不少还是地方党史专家,对枪杆会议有独到到的见解,甚至县委党史研究室的领导也常陪着上级党史部门的同志来检查、督促工作,思来想去,李原平决定把任务交回去。然而,村党支部和村民们轮流开导她:枪杆会议是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源,在全县乃至全省得天独厚,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是上级支持、群众欢迎的大好事,也是脱贫攻坚非走不可的一条道路,咱们再也不能守着金勺银碗讨饭吃。你是村里数得上的知识青年,要勇敢承担解说任务,再说普通话讲得不好可以通过学习逐步提高,年轻人有基础来得快。你正在接受党支部严格考验,更应该尽快走马上任。

李原平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乡亲们多年来生活提高不快,村里正在脱贫攻坚。自己正在申请入党,党支部交给的任务就应该想方设法完成好。于是她决定克服困难,妥善处理好家中事务,为游客解说好枪杆会议,在脱贫攻坚中操心出力多作贡献,尽到一位枪杆女儿的责任。

B 攻克难关提高讲解水平

当好一名讲解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必须将大量的解说词熟记于心。

对李原平来说,枪杆会议的历史她是完全生疏的,背起来困难很大。她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谢客,拿出上学时背书的劲头,十几天后解说词终于记下来了。然而试讲后,党员同志和村民告诉她不够生动,像是在背课文,建议她多读一些地方党史著作,把枪杆会议的史实融会贯通。于是,李原平托人找来许多地方党史书籍一字一句细抠起来。一段时间后,枪杆会议的前因后果在她头脑里渐渐清晰起来:初建晋豫边根据地-——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八路军退出晋豫边——南进支队二度开辟晋豫边——地方党的工作遇到暂时困难——晋豫区党委召开枪杆会议——邓政委发表讲话提出应对办法——对阳城抗战的深刻影响。突破了被解说词牵着鼻子走的瓶颈,李原平忽然觉得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解说起来得心应手。这些初到的成功,大大增强了她战胜困难的信心。

解说词问题解决了,普通话又成了摆在李原平面前的拦路虎。为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汉语字典快被她翻烂了。她常常对着镜子练习发音,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难点,请村里的退休教师帮助自己矫正字词的发音,看新闻联播节目时边听边用心复述播音员读过的词句,跟着练习难读的字音,好多容易混淆的字词连着数十次反复练习。她还把一些容易读错的字词记在小本子上,走路、劳动、休息时都在默默拼读记忆,口中念念有词。就这样,李原平攻克了一个个字、词、句、段“堡垒”,普通话水平逐渐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多的时间一晃而过,现在的李原平不仅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完成解说任务,且如数家珍,甚至能当场回答游客提出的疑难问题。

C 让家乡的故事代代相传

随着枪杆村的逐渐发展,来参观的游客也愈来愈多,平时是党员干部,节假日是学生,特别是每年的五一、七一、十一,是李原平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讲解10余场,但她从来没有厌烦过,每场都是面带笑容地给大家耐心讲解。两年多来,李原平共接待团队近300余批次,人数达20000余人次。阳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一位老同志听了她的讲解后,评价其解说“字正腔圆,水平专业”。

为更好地完成纪念馆的建设任务,李原平还有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是把枪杆会议内容浓缩成“少年儿童版”,编成易学易懂的快板书、顺口溜,让前来参观的青少年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除了忙纪念馆的讲解工作,作为一名村委委员,村里杂事琐事的处理也少不了李原平,哪儿需要她,她就走到哪儿。每天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她又赶紧摸黑开车回家辅导儿子的作业。一天,儿子问她:“妈妈,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回农村,你要回去呢?”她说:“现在的农村都是老年人,并且也相对贫困,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回去,谁来负责他们的日常琐事,家乡的故事谁去传承,乡村的振兴谁来完成?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后辈共同去努力。”听着妈妈的话,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也有人问她这份工作打算干到什么时候,李原平总会毫不犹豫地说,先烈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自己做这点事算得了什么,作为党员,她将继续做下去,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为革命和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