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3月29日电 3月25日上午,新荣区郭家窑乡芦家窑村举行202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对17户家庭进行了表彰,并现场发放证书,获得光荣称号的村民胸前佩戴大红花,脸上绽放自豪的笑容。
(于宏 摄)当天,村民王红红接过村“两委”颁发的“养殖文明模范户”证书,他开心地笑了。王红红和妻子勤劳肯干,从养羊到养牛,再到养殖黑猪,早在2018年之前,就靠辛勤劳作实现脱贫,成为了村里的养殖大户,“今年还打算继续扩大黑猪养殖,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过上更好的日子。”王红红信心满满地说。
(于宏 摄)为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根据村情民意,芦家窑村党支部详细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制定了切合芦家窑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其内容涉及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培育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和文明社会风尚。与此同时,芦家窑村还积极推进文明评选表彰活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争创“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以及“道德模范”“党员示范户”“卫生整洁户”“养殖文明模范户”“勤劳脱贫文明户”等评先争优活动,并明确了评选标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村民向上向善。
(于宏 摄)芦家窑村特聘党建指导员杨文华告诉笔者,为了让表彰真正起到典型示范效应,村党支部进行了层层筛选。获得“敬老爱亲文明户”的63岁的李德英,她与87岁的婆婆之间从未发生过争吵,不仅一家人和睦融洽,她对婆婆的悉心照顾还感动了村里人。“帮助他人、无偿支援大棚取暖……村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村党支部书记王桃桃感慨道。
(于宏 摄)在农村,农业是基础,美丽乡村建设,关键要让农民富起来,而农民要想富起来必须从土地上找出路。2018年以来,在杨文华帮助和指导下,芦家窑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入手全面发展扶贫产业,实施“两湾一沟”改造项目,带领村民种植黄芪、黑木耳、槟果、李子等多种产业,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生态观光、林果采摘、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先后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及技术员、到芦家窑村实地考察指导,2018年种植黄芪403亩,2019年种植262亩,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全村连片种植高粱500亩,使用有机肥料和节水地膜,对土壤进行取样化验,着力培育绿色有机产品。2020年在“两沟一湾”种植槟果树76亩,助力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林,在原有基础上又补种275株,打3眼机井,购置160型马力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方便了村民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和黄芪的种植耕地。
(于宏 摄)如果说物质充盈是美丽乡村欣欣向荣的“面子”,那么良好的精神风貌就是美丽乡村的鲜明底色。芦家窑村以经济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村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社会风气明显转变,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年来,芦家窑村共拆除破旧窑洞257间,复垦旧宅基地40200平米,修建通道1.4公里,修缮硬化街巷8462平米,建起护档墙567米,建文化墙467米,建成街心公园一处,文化走廊两处,还修复清代戏台、硬化戏台广场等工程。修缮硬化了村委会大院,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完成通道绿化1.4公里,在村道路两旁,闲散小块地和房前院后种植了丁香、油松、金叶榆、海棠树等,去年芦家窑村获得了“全国森林村”的光荣称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起来的芦家窑村一刻都没忘记:只有秉承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文明乡村、美丽乡村才会变得更有气质、更有风度。“近年来,芦家窑村农民在土地上勤劳耕作,收入逐年增加,农民的钱袋子鼓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应当进一步加强,以文明乡风引领乡村振兴。”芦家窑村特聘党建指导员杨文华深有体会地说。
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