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党在我心 礼赞晋城】不忘党恩永向党

时间:2021-06-17 10:01:08 | 来源:太行日报

□刘小虎

我是一个年近八旬的退休干部,“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对党的恩情有深深的感受和体会。

旧社会,我家也和所有的劳苦大众一样,缺吃少穿,饥寒交迫,母亲就因生活所迫,在刚生下我的第二年,就与外祖母一家人逃荒要饭去了。家里只剩下奶奶、父亲和一个比我大4岁的哥哥。当时,我不会说、也不会叫,每天只知道哇哇哭,硬是奶奶用米汤水、野菜汤把我拉扯大。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穷人翻了身,母亲才返回了老家,全家人才过上了有吃有穿、团团圆圆的好日子。

这段悲欢离合的经历,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家难忘的一段家史。记得母亲回来后第一次聚餐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说:“这顿饭是团圆饭,也是翻身饭,这顿饭可是来之不易啊!吃水不忘打井人,翻身可不能忘了共产党。没有党领导穷人翻身闹革命,哪有咱们今天的家!”他还勉励我从小就要听党话、跟党走,好好读书学文化,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报答党的恩情。

后来,我靠助学金读完了中学和大专。1962年8月,我从太原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晋城县(现泽州县)国营伊候山林场工作。父亲拿着我的派遣证郑重其事地说:“现在可是党和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了,可得好好为党出力效劳啊!”临行时父亲还亲自送我到林场。

当时,林场刚刚组建,住的是破旧的民房,水、电都还没有,吃水靠人担,出门就爬山、每天翻山越岭要跑几十里山路,经常是带着干粮在山上啃吃,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有的人想打退堂鼓,好在林场有个好带头人,场长、党支部书记秦占魁同志是位当过多年兵的转业军人,也是个“实干家”。他平易近人,都年过半百了,每天依然带领大家在山上刨坑种树,并经常教导我说:“干什么都不能怕苦怕累。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们现在干的活儿要与老前辈当年挖草根吃树皮、抛头颅洒热血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年轻人正是经受锻炼、经受考验,为党为人民作奉献的时候。没有前人苦,哪有后人甜,要有理想、讲信仰,才能当好接班人,千万不能被一时苦累和困难所吓倒。”老支书的话对我启发很大,不仅给我指明了前进方向,也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于是,我先后两次向林场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请求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这样我一直在林场磨炼了整10年,年年都超额完成国家分配的造林绿化任务。1972年9月18日,我被批准加入党组织,成为林场纳新的第一个新党员。

我加入党组织后,始终不忘报答党的恩情。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逐步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组织上入党是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要报答党的恩情,就得永听党话,永跟党走,从根本上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入党后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党叫干啥就干啥,干啥定要干好啥,让党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入党第二年,组织上调我到晋城县委办公室工作,由野外“爬山头”变成了机关“爬格子”。这一调,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比原来好多了,但工作量并不轻松。凡在机关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写材料、“爬格子”是个苦差事,尤其是给领导起草文稿,时间性强,说要就要,且不允许有任何差错,经常是深更半夜、加班加点,一个月难睡几个“囫囵觉”。有的人搞个三五年就调换工作了,或提拔到其他领导岗位了。而我呢,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退休还没脱离“爬格子”。这样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工作下来,虽然辛苦、劳累些,但却赢得了领导的称赞和群众的认可,同志们称我是机关大院里的“老黄牛”,区委领导特意授予我“孺子牛”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光荣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党员。

2005年,我退休离岗后,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积极参与城区区委和老干局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如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编写史志、传承家风家教、弘扬精神文明等,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先后被评为省、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西省道德模范”;中央文明办还授予我“中国好人”,全国老龄办、民政部等7部委授予我“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等荣誉称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