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9月9日电(郭其钰)在过去的近20年里,郑芬兰总是“在路上”。浙江常山对坞村、云南水沟头寨、西藏那曲兴民村……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的偏远乡村,不断发掘着那些不为人熟知的传统技艺和默默耕耘的手艺人。
郑芬兰是杭州市拱墅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小巷三寻品牌创始人,也是土布纺织技艺非遗传承人。在一个个古村落,她与当地合作挖掘、传承和开发非遗技艺,留住了文化底蕴,盘活了乡村经济,一趟趟“寻梭之旅”也拉近了城乡山海间的距离。
一块土布让乡村焕发生机
郑芬兰出生在浙江磐安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她8岁就开始和妈妈、奶奶学习土布纺织技术,也从此与这项传统技艺结缘。这样的生活经历也让她看到了乡村手工艺人的生存困境,感受到了城乡发展沟壑。
2002年,郑芬兰在杭州创办了以手工土布为材质的服装品牌小巷三寻,代代相传的技艺也让她成为了土布纺织技术的传承人。
儿时学习纺织做活和现在作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土布纺织技术的心境却截然不同,郑芬兰笑说:“小时候是生活所需不得不做的工作,现在是要把这项非遗技艺做好做大沉甸甸的担子。”
如何将土布纺织技术留下来并推出去?郑芬兰提出“手工的村落”概念。“‘手工的村落’目的是保护古村落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郑芬兰解释。
她首先回到自己的家乡,在磐安榉溪村成立“非遗‘小巷三寻’生产性保护基地”。“榉溪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村里很多妇女身怀土布制作技艺,希望通过这些技艺让妇女有事干、有钱赚。”郑芬兰说,基地成立当天,“榉溪出品”的第一批500多本土布书皮就走出大山、流向市场。
郑芬兰还帮助村里妇女巧妙地将织带设计为摄像机背带,并促成榉溪村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合作,探索性地打开了榉溪村土布的销路。
在郑芬兰的帮助下,越来越多村庄打开了大门,通过分析产品特点、培训当地手艺人、制定市场方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如云南怒江水沟头寨建立起特色品牌“三百妞”,帮助当地从国家级贫困村脱胎换骨,村民年收入从不到3000元跃升到两万元。
一把梭子让“山海”携手共富
“一梭一世界,一世一把梭。”多年来,郑芬兰的“寻梭”足迹走出浙江,走向西部,走上雪域高原。
2019年秋天,浙江的援藏干部听闻郑芬兰遍寻传统纺织技艺的故事后找到她,希望借助其团队帮助藏族传统手工艺品走出大山。
那曲位于西藏北部、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当地人世代从事农牧业,妇女大多从事手工编织工作,九成以上的农村合作社与手工编织产业相关。然而,由于没有品牌、打不开销路,让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氆氇黯然失色。
经过调研商讨,郑芬兰团队最终决定在西藏那曲设立浙藏非遗纺织工坊,启动“牧女计划”。“‘牧女计划’就是牧女先来参加我们统一组织的培训,只要大家手艺学到手,我们会把订单带进来,把产品带出去。”郑芬兰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当地牧女使用的传统纺织机基本靠手工,费时费工,设立工坊需要现代化的机械设备。
2020年7月,跨越4000多公里青藏线,郑芬兰带着50架新式织机抵达那曲。彼时,来自25个镇43个村的近200名“牧民妈妈”正在翘首以盼——学会使用这种新式织机就能提高编织效率,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如今,郑芬兰已经16次进藏,从一个人进藏到带一支团队进藏,她始终想把更多藏族手工纺织品带出大山,让开在高原的“格桑花”芬芳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