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玉晨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2.5%,即平均每100个15至69岁的人群中,具备基本的环境与健康素养的不足13人。
生态环境部此番随机抽样调查涉及包括北京、浙江、广东、青海等15个省区市,15至69岁居民41000余人,意在了解现阶段我国民众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明确素养提升目标、重点和措施,为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身心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与健康素养的高低,反映的是公众获取并理解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树立科学观念并具备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健康能力的强弱。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了解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认同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自身责任。这充分印证了近年来在环境保护、健康管理宣教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具备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的公众占比为5.8%,科学素养水平为3.5%,掌握环境健康问题正确有效举报和投诉技能的公众占10%左右,这些数据不容乐观。
公众环境与健康素养涵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理念高度认同与基本知识、科学素养相对短缺加之以基本技能短板所形成的反差提示我们,有效扭转“说起来都在点儿,做起来差一点”的现状,全面提升公众环境与健康素养已经刻不容缓。
近年来,一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健康知识”受到一定程度的热捧,正是公众在逐步树立起环境与健康理念的同时,基本知识、科学素养跟不上趟的结果。诸如“室外能见度低都是污染惹的祸”“电热毯有辐射会致癌”“食品过安检后不能吃”,令公众在得知真相后大呼上当。环境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储备、科学素养不足,一方面容易导致忽视常见环境问题对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对可控环境健康风险的过度担忧,不利于公众适当采取防护措施以维护健康,养成绿色健康的行为方式。
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往往被视为是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健康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事。把环境与健康联系在一起,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成为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就是把原来认为主要与政府有关的事转变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要关心,身体力行的事。提升公众环境与健康素养,依靠公众的力量来保护环境,维护身体健康,推动形成深刻的人文关怀,是最具普惠性,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措施。
加快提升公众环境与健康素养,既需要政府在科学知识普及、基本技能演训等方面出台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新举措,更需要公众将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转化为科学行为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