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安全”如影相随,企业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自然也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当下,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企业要始终把安全置于生产之前、发展之上,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人、物、系统、制度等诸多要素上发力,织密安全之网,推进“本质安全”。近年来,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大量事故统计分析得出,90%以上的事故都是企业未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所致。归根到底,就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是抓好安全生产的要害和关键。早在2014年新版的安全生产法和2016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就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解读。恪守规矩才能成就方圆,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缘何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一些企业缺乏“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基本认识,认识不到位,落实就会大打折扣,重效益、轻安全的倾向依然存在;二是安全生产违法成本过低,事故前的责任追究震慑力不够;三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些企业仍然未摆脱粗放式增长、低水平发展,还有一些企业引进了新材料和设备,但人员培训不到位,对安全风险预判能力不足。“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让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落小落细落到实处,就要因势利导,标本兼治。一方面要查隐患、补短板、堵漏洞,把事故隐患和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为“标”;另一方面要从根基处着手,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基础层面有效清除隐患滋生的空间和土壤,是为“本”。这个“本”就是努力实现“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广义上指“人—机—环境—管理”整个系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安全可靠的效果。就企业安全生产来说,首先要强调“人”,上至一把手,下到一线员工,都要把安全意识融入到血液里,把安全责任扛到肩膀上,把安全训练贯穿到日常中。不管订单有多少、催得有多急、利润有多大,都必须把“安全第一”作为一条铁律,都必须按照规程操作,须臾不可违背。曾记得一部影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工厂老司机指着一辆大货车问新来的徒弟:“这是什么?”徒弟答:“是车。”老司机吼道:“这不是车,这是命。”诚如斯言,知敬畏、存戒惧,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就是在捍卫生命。其次是“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又是安全指数的迭代升级。在我省,智慧矿山的建设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这本身就是安全生产质的飞跃。眼下,全省聚焦“六新”项目,坚持科技创新,坚定转型发展,正是对“本质安全”的一种助推。除此之外,还要抓好制度的规范性和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全员、全流程、全方位的层层把关,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没有安全,何来效益;没有安全,何谈高质量发展。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企业要算整体账、算明白账、算长远账,要把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全领域,举一反三,持之以恒,争做安全生产“排头兵”。
陈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