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吕梁11月3日电 题:“产业扶贫”造血山西村庄:特色农业富民 家门口就业暖心
作者 李勤 刘小红
曾因病致贫的山西吕梁柳林县白家塔村村民白福才,自加入村里的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以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三个孩子在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如愿考上大学。对此,白福才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
曾经的典型纯农业村白家塔村,村民一直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靠外出务工挣钱养家。据悉,今年49岁的白福才回村前一直在山东打工。
近年来,白家塔村一直在探索建立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扶贫新路子,现如今,“产权改革+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就是白家塔村的真实写照。白家塔村第一书记郭建荣3日告诉记者:“我们村发展得很好,目前在全县甚至全省都很有名。”谈及村里最大的改变,郭建荣认为是村民们的精神风貌。
资料图。该村苗木花卉基地种植的菊花,在2020年清明节期间3天售卖17万枝。郭建荣 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一地变三金”
白家塔村在探索“产业兴村”的发展路径时,动员村里176户将2103亩分散土地一次性以入股形式统一流转到合作社,让合作社全盘规划、全面整理,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转变。
同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白家塔村建立“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抱团发展运行机制,除外出务工人员外,村内其他劳动力就业于合作社成为产业工人,实现“一地变三金”即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
白家塔村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通过大坝、土地复垦等方式,增加耕地,形成“七大特色农业基地”;同时,该村还以农贸市场为载体成立专业合作社,吸收普通农户和贫困户,培育绿色优质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打造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农户稳定增收。
据悉,白家塔村村民土地入股的分红为200元/亩、资金入股的分红为保底2000元/股、青壮劳动力工资为120元/工。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因病不能外出打工的白福才承包了一亩地,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同时,还能料理自家田地,也能在村里做帮工增加收入。
资料图。西瓜基地种植的西瓜,在2020年7月举办的“西瓜开园了”活动当天,就订购出30万斤西瓜,收益35万元。郭建荣 摄“特色农业”:稳发展 促增收
白家塔村以发展“七大特色农业基地”即1100亩红枣基地、500亩核桃基地、120亩水果基地、40亩山地有机西红柿基地、200亩旱地西甜瓜基地、100亩优质玉米基地、50亩苗木花卉基地为着力点确保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据了解,该村苗木花卉基地种植的菊花,在2020年清明节期间3天售卖17万枝,“保护环境、森林防火、产业增收、乡风文明”一举四得;西瓜基地种植的西瓜,在2020年7月举办的“西瓜开园了”活动当天,就订购出30万斤西瓜,收益35万元。
今年58岁的村民白兵生,是村里的贫困户。自基地成立以来,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和好学,很快掌握了菊花的生长特点和种植技术。白兵生说:“我承包了两亩地,主要是种花,两亩地一年收入15000元;另外一枝花给我们补五分钱,一亩地要种植四万多株,又是7千元,这样下来一年收入2万多元。”
在白家塔村还有许许多多像白兵生一样的农民,曾经挣扎在贫困线边缘的他们,现如今用自己的双手,在家门口实现了“致富梦”。
白家塔村动员村里176户将2103亩分散土地一次性以入股形式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郭建荣 摄制定规划,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白家塔村着力打好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两张牌”。在环境整治方面,该村把整治范围覆盖到家门口、屋里头,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人容人貌整治活动,提升脱贫成色,做到环境亮色,2017年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在乡村治理方面,白家塔村多渠道植入文明元素,尊师重教,培养百余名大学生,制定村规民约;搭建文化载体,先后举办两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活动,连续两年举办了春节“回家过大年”联谊活动,为在外的游子关注参与村事搭起平台,凝聚人心。
据悉,白家塔村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县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目前,白家塔村成立的合作社完成旧村复垦工程一处、土地整理项目一处,帮扶企业环境卫生整治项目一处,合计收入126万元;正在实施红枣、核桃林提质增效、农业生产服务托管、自来水入户工程等,预计纯收入达34.5万元。
当前,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白家塔村打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