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近日,在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某村一座破旧的舞台上发现多处舞台题壁。其中最珍贵的一款是有“抗美援朝”剧目题壁。这款题壁位于舞台耳房的墙体上,题壁整体模拟虎头牌,牌框绘画精美,牌内上部画一个大大的虎头,下部写着七个演出剧目,文字竖写。牌子上方写着两个字“晋邑”,意思是晋城县;右侧题写演出时间,左侧写着戏班名称,整体清晰、完整,非常珍贵。题壁内容为:“演出时间:公元壹九五贰年正月拾柒日在此。演出剧目:《中朝人民》《上民校》《盘中遇》《抗美援朝》《红罗山》《抓特务》《父子争先》。演出剧团:东莒村农民剧团在此一乐也。”这款题壁题写时间是公元1952年2月12日,距今近70年了。它的剧目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热点。1952年,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积极支援抗美援朝前线,文艺演出更要跟上时代、表现时代和讴歌时代。于是农民们就编排新剧目,表现抗美援朝这个时代主题。从剧目中看出,一共七个节目,有两个与“抗美援朝”有关。同时发现的还有一款是1964年的题壁,戏班是鲁村公社河底大队文工团。剧目是:《柳树坪》《审椅子》《婚事》《全家红》《游龟山》《春秋配》《路遇》《上坟》。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号称“文化之乡”,过去多数村都有秧歌戏班。东莒村农民剧团、河底大队文工团就是新中国成立前村里秧歌班的延续改良。演员们在劳动之余,紧跟时代潮流,及时编排出反映时代主题的小戏,体现出他们积极的思想和较高的文化素质。
本报记者王媛 通讯员王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