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艳
在沁水县说起秦朝泥,都知道他是全县第一个肉鸡养殖户,但老百姓谈论更多的是他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心怀和境界,他一手创立的兴荷养鸡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民社员50人,安排就业20人,社员户均增收2万余元。
化危为机寻找“新航路”
今年43岁的秦朝泥,是郑村镇夏荷村人,在煤炭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见证了村办煤矿的兴盛和衰落。2009年煤矿整合关闭后,他不得不回乡寻找新的商机。
2011年,沁水县引进了大象集团,计划在全县发展肉鸡养殖产业。当大象集团到郑村镇选址时,秦朝泥以敏锐的嗅觉感触到转型的“风口”。为了让大象集团落户夏荷村,他积极与镇、村协商,把原来村办煤矿的旧址转让给大象集团,保证集体的收益。
大象集团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合作社+农户”。项目落户夏荷村的当年,秦朝泥带领50户村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兴荷养鸡专业合作社。“当时也没有那么多顾虑,只知道这个项目对村民有益,事实证明我是对的。”秦朝泥说。当时,全县没有一家做肉鸡养殖,无论从前期的资金、土建、设备到后期的养殖、技术等等,对于秦朝泥来说,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只要能挣到钱,再大再多的困难也要上。”秦朝泥开始走东家、进西家,与相关部门谈、与企业谈、与群众谈。几个月下来,合作社开工建设,当年就建成两栋高标准的养鸡大棚,并于2012年9月正式投产,当年底50户村民就见到了分红。
而今,兴荷养鸡合作社三栋鸡棚单批可饲养肉鸡8万多只,年可出栏42万余只,年收入100余万元。在秦朝泥的带动下,夏荷村又成立了5家养殖合作社,越来越多的群众找到了致富的门路,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创业之路不停歇。为了带动更多百姓增收,2012年,秦朝泥发起成立了沁水县肉鸡养殖协会,带动成立肉鸡养殖合作社42个。目前,全县有1500余人从事肉鸡养殖,人均年增收超过万元。养鸡成了沁水县农业的支撑产业。
变废为宝增收“添活力”
村民的口袋鼓了,但空气却臭了。还群众以干净的呼吸,让秦朝泥多了一份绿色使命感。带着这份使命感,他又开始了“奔波”。
规模化的养殖,都有一定的病死率,而当地普遍采用的是挖坑填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秦朝泥跑省城、上北京,到河北、去山东,找专家咨询、向同行请教。这一圈跑下来,他不仅跑出了答案,还跑出了一个新产业。
2014年,他筹资260余万元,引进病死畜禽处理新设备,建成全省首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不仅病死鸡不愁处理,周边养殖场的鸡、猪、羊等病死畜禽都能全部在这里处理。”秦朝泥说,现在中心每天处理病死禽畜6吨,累计纯收入120余万元。
虽说没了病死鸡的尸臭,但养殖场一年产生2000多吨鸡粪的臭味还是挥之不去,严重污染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朝泥把邻近省份的规模养殖场跑了一遍,终于在河南省鹤壁市找到可以直接发酵加工的设备。2015年底,合作社社员筹资110余万元,建成全省首个鸡粪无辅料全封闭发酵厂,年处理鲜鸡粪3500多吨,生产发酵有机肥料1500多吨,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实现了鸡粪资源化利用。据介绍,这种优质发酵有机肥特别适合蔬菜生长,随着全县蔬菜的规模不断扩大,兴荷养鸡专业合作社的有机肥成了市场的宠儿。目前固县、龙港等乡镇的大棚都在使用。“如今,产业链延伸了,腥臭气消散了。”秦朝泥兴奋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秦朝泥的带动下,沁水县形成了新一轮禽畜养殖高潮。秦朝泥也先后荣获“晋城市诚实守信好人”“山西省诚实守信好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荣誉是激励,更是前行的动力。”秦朝泥感慨地说。接下来,他计划进行鸡肉深加工,不断扩大自己的“鸡生意”,通过做大产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