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府区怡居苑党群服务中心为搬迁户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范 涛 摄
“我们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如今我已58岁了,想都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我们一家(妻子翟春风56岁、女儿25岁、儿子24岁)还能搬出偏僻山村,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红利。”这是现居住于忻州城区怡居苑小区E区4号楼二单元104室的忻府区豆罗镇上河北村插花搬迁户张亮成的真实感受。
从长远着眼,从实际着手。“十三五”期间,忻府区将地处深山边远地区、生态条件脆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等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63个自然村确定为整村搬迁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全部在忻州城区规划建设,一步到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199户5139人、整村搬迁63个自然村587户1047人、插花搬迁涉及114个行政村1612户4092人。实现了人搬走、房拆除、地复垦、村销号。
据介绍,为做好集中安置工作,忻府区投入资金10.73亿元,高质量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小区工程建设,建成了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怡居苑小区。该小区占地401.54亩,建有52栋楼,可容纳4144户1.3万人入住,形成了人口相对集聚、环境优美、配套完备的新的城南中心区。
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转型中集聚人气,发展上蕴藏商机
“为了让搬迁户能够搬得起、搬得出、安置得满意,忻府区委、区政府严格要求:一是要高起点谋划,设计标准超前,确保安置房质量。安置工程可抗8级地震,外观设计线条轮廓清晰,9期容积率1.8,绿地率33.41%,建筑密度25.76%;10期小区容积率1.83,绿地率30.1%,建筑密度16.5%。二是要严格落实‘四制’要求,规范施工。严格按照工程招标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规定。三是要切实按照移民搬迁工程建设要求,守住‘搬迁对象精准的界线,建房面积人均不超25平方米的标线、搬迁户不举债的底线、项目规范化管理的红线、资金使用管理的高压线’。户型分别为50、75、100平方米三种,房价分别为6600元、9500元、9900元,保证了贫困搬迁户不因搬迁而举债政策标准。”忻府区扶贫办负责人如是说。
正在排队等待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的第10期73岁的搬迁户贾润有向记者说起搬迁满是喜悦,他说:“我是2019年阳坡乡何家庄村第10期搬迁户,搬来后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政府不仅为我们办理了低保、养老,为了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还为我们办理房屋不动产登记证,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正在为搬迁户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的小刘介绍说:“为搬迁户办理不动产登记是我区民心工程的一个环节,此项工作已开展了一个多月,截至目前已办理了1000余户,预计1月22日所涉及的搬迁户即可全部办理完毕。”
目前,怡居苑小区已成为全市最大的城市集中安置区,横跨两条路,纵横两条街,形成了人口相对集聚、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备的移民新区,成为城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聚集了人气,也蕴藏了商机,是忻府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工程,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突出“两业”支撑,引深“两策”扶持,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战役,让贫困群众搬出贫困山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是做足扶贫搬迁成色的关键。”忻府区扶贫办负责人一语道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心所在。
据介绍,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忻府区出台了《关于做好整村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方案》,突出“两业”支撑,推动搬迁脱贫;坚持“两基”同步,提供均等服务;统筹“两建”跟进,实现有序融入;统筹“两地”联动,保障基本权益;注重“两策”并举,释放叠加效应;推动“两元”融合,实现协同发展;围绕“两段”衔接,引深后续扶持。
在就业保障方面,忻府区有关部门利用周边忻州古城、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忻州分校等协调安排一部分搬迁户在教辅、导游、保安、保洁、后勤服务等岗位实现就业。同时,配合就业部门分批分期对搬迁户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搬迁户的劳动技能并实现一人一证,为实现就业创造条件。适时举办了移民搬迁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为怡居苑社区移民搬迁户中有就业和技能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
在产业扶贫方面,忻府区产业扶贫项目惠及搬迁户8673人次,户增收500元到3000元。“四位一体”和个户自贷金融扶贫项目惠及搬迁户667户1400人,每年每户可增收3000元。
年轻、干练的刘俊宏是怡居苑物业经理,在谈到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时说:“怡居苑工程横跨建设路和慕山路,北起桥西街,南至栖霞街,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200米,交通道路为市政规划,与蒙特卡罗别墅区相邻,水、电、暖、气、路、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健身休闲、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齐全,四周绿化、草地、草坪等基础设施齐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搬迁户的生活需要。”
忻府区桥西街办事处副主任贺瑞说起园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如数家珍:“怡居苑小区周边已配套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文化广场、活动中心、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了优化公共服务机构配置,投资530万元建成了4000㎡的集中安置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乡镇服务工作站等17个公共服务机构,实现了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为搬迁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
夯基础、建堡垒、增活力,构建“135”社区管理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新格局
融入新社区、开启新生活。村民变居民、村落变社区,如何让村民搬迁后融入城市生活,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是忻府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这一情况,贺瑞感受颇深,他说:“在忻府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下,怡居苑成立了社区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建立了怡居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施以社区党委为统领的运行机制,构筑了双向组织体系,即:以驻区单位为主成立怡居苑党支部、健康党支部、阳光党支部、双语党支部、蓝天党支部,构建横向党建工作联动体系;以‘社区党委(居委会)、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代表(单元)’为纽带,构建纵向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同时,怡居苑社区设立居委会,下设了ABCDE 5个区,共划分8个网格,设8个网格长,4个片长,52个楼长,并成立了5个网格党支部,形成了‘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党群管理一体化’、‘搭建治理、服务、保障三大平台,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实施组织、政策、投入、文化、法治五项跟进,促进移民群众融合发展’的‘135’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推行党群管理一体化,构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新格局。”
正在小区广场散步的、今年已有72岁的傅为根是三交镇东岁兴村的搬迁户,他说:“我们全家都搬进了小区,我和老伴住了一套,两个儿子各住一套,这里生活条件相当好,不仅住得舒心,而且孩子们打工就在家门口,十分方便,搬迁让我们全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宜居宜业。”
忻府区扶贫办主任董俊文表示,下一步,怡居苑将不断加强社区治理跟进,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治理体系,实现有效管理。区民政、人社、卫健、文旅、农业、金融等部门将管理机构延伸到贫困人口迁入地,通过便民服务、农业技术培训、综合维稳和基础建设后续服务平台,为贫困户提供有效便捷服务;区农委、扶贫、文旅、卫健、公安、司法等部门将相关项目及资金与社区建设整合捆绑,促进社区卫生室、警务室、图书室、群众户外文化活动场地、便民店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打造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成功样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 张林泉
原标题:“我们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