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植保植检总站日前发布我省夏季蝗虫发生趋势预报。预计2021年东亚飞蝗(夏蝗)在我省运城市沿黄滩涂及内涝湖区偏轻发生,局部有出现高密度蝗点的可能,发生面积14.9万亩,需化学防治面积5.1万亩,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接近于常年;蝗蝻出土盛期在5月上中旬,防治适期在6月上中旬。土蝗在我省北部常发区总体偏轻发生,大同局部荒坡草滩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0万亩,需化学防治面积18.3万亩,总体发生程度接近上年;主要发生区域在大同市火山群周边,朔州市洪涛山、金沙滩沿线以及忻州市滹沱河沿岸的丘陵农牧交错区和退耕还林还草区;蝗蝻出土盛期在5月中下旬,防治适期在6月上中旬。
防控建议:1.生物防治。飞蝗密度在0.5头/m2以下和土蝗密度在5头/m2以下中低密度发生区和湖库、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等生态敏感区,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苦参碱、印楝素等微生物防治措施。2.生态控制。针对东亚飞蝗,内涝蝗区可结合水位调节,采取造塘养鱼或上粮下鱼、上果下鱼模式,改造生态条件;河泛蝗区实行沟渠路林网化,改善滩区生产条件,吸引保护蝗虫天敌;嫩滩区要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抑制蝗虫发生。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耕深10厘米~20厘米)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3.化学药剂防治。对于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区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化学防治时,应考虑条带间隔施药,留出合理的生物天敌避难区域。
山西日报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