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14日电 在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百万旱鸭全产业链项目,集种鸭、商品鸭、屠宰、饲料加工、副产品深加工于一体,是农牧产业的龙头企业,具有业态优、布局广、链条长、产业带动效益强的特点。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黎城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引擎”。
在上遥镇北马村百万旱鸭一期项目基地,50座养殖大棚共30万只种鸭从去年落户黎城以来,经过9个月的精心饲养,目前正处于产蛋高峰期。项目的顺利发展,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稳定可观的收入。家住本村的李景华夫妇从项目一开始就在这里务工。李景华说:“我以前一直跟村里的包工队在外面修路,一年除了秋收时节回来住上十天半个月,几乎都在外面忙活,工资是年底结算一次,收入也还可以,但是家里的事情就顾不上了。现在养鸭厂上班,工资每月20号准时就打在卡上。更重要的是家里的孩子也能照顾到,在家门口打工,感觉真好!”
老伴李麦香说:“在这里,我们夫妻俩每年收入7万多元,厂里还管食宿。这不,每座养殖大棚都配套两间房子,我和老伴就全天候住在这里,一心一意把鸭厂的工作干好。到了星期天我们还可以把孙子接过来,辅导孩子写作业,享受天伦之乐。这里安有电风扇,用水用电都很方便,我们住得舒心,干得尽心。非常感谢县委、县政府和企业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就业机会。”
据悉,像李景华夫妇这样在鸭厂务工的当地村民有80多人,大部分都是60岁左右的夫妇俩一起上班。现在鸭厂一期项目的30万只种鸭正处于产蛋高峰期,日产蛋量10万枚以上。项目的有序推进,让总经理朱敬祥对发展前景更有信心。项目规模大自不用多说,对于核心优势是什么,朱敬祥给出了答案:“作为建成后华北地区最大的旱鸭项目,市场优势好。而且种鸭是优质的樱桃谷父母代,可以说是鸭界的“健美先生”,紧实多瘦肉,非常畅销。此外,作为循环农业全产业链条其中的一部分,大棚里的垫料和鸭粪还可以做农用有机肥,真正实现种养一体化的循环农业。”
谈及黎城有什么样的优势吸引项目落地,朱敬祥说道:“首先是当地气候凉爽,非常适合养殖。而且黎城的招商引资政策也好,县委、县政府积极为企业提供包含水、电、路等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便可以投产达效,最终经过深思熟虑落户黎城。”
延长项目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是百万旱鸭全产业链项目的战略定位。目前“百万旱鸭”东阳关镇种鸭养殖基地正加紧建设中。养殖基地将投资1.5亿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大棚60座,年养殖种鸭存栏量35万只,还配套建设年孵化鸭苗1.5亿羽的大型孵化场。预计国庆前将完成60座大棚建设。东阳关镇种鸭养殖基地建成后可带动周边村民300余人直接就业,年人均工资收入4万余元,给当地百姓带来年增收近1300万元。
今年底,孵化场、洪井乡屠宰厂、饲料厂将完成建设。明后两年将继续投资4.2亿元,布局黎城县八镇一中心,与广大农户开展深度合作。不久的将来,从商品代鸭苗的孵化开始到最后鸭产品的深度加工销售市场将全部在黎城县内完成。“百万旱鸭全产业链项目”按照一年起步、两年见效、四年形成全产业链条的总体思路,不断培育、发展、壮大全县旱鸭全产业链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朱敬祥信心满满:“北马园区的50座大棚现在日产蛋量10万枚以上,东阳关园区基础建设已完成90%,10月底60座养殖大棚将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投放鸭苗40万只。子镇农业园区已建成饲料加工厂办公楼一座,成品储备库1500平方。企业的发展思路是打造立足黎城、辐射周边、带动养殖农户大力发展旱鸭养殖,使农户真正得到实惠,提高经济收入。实实在在把企业做大做强,拉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