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难得在家小憩一段时日,北窗高卧,便读一些古诗,倒也觅得一方清凉。古有《四时读书乐》之诗:“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此乃夏日读书之乐。春去夏来,李白眼中那个“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颇有情趣的春天、《诗经》中那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欣欣向荣的春天、苏轼眼中那个“风细柳斜斜,半壕春水一城花”婉约的春天、冯延巳眼中那个“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流浪的春天,在这个盛夏来临时,都已远去。再读李商隐的《春雨》、李后主的《浪淘沙》,同样的春雨,不同的春意。李商隐的“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斯人远去的悲悯与缠绵,让人感受到了雨中的冷;志南笔下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雨,则是描绘出了雨的宜人,给人一种色彩缤纷、充满蓬勃生气的暖意。这个明媚的夏日,春雨已远,但古诗词中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却如“瑶琴一曲来薰风”,吹暖了上千年的华夏文明。这样与诗相伴的日子,逐渐添了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惬意心境;闲看云卷云舒大雁北归,不由想起李商隐的“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清照的“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一诗、一词表达的是一样的深情。现在,太多忙碌的人,还能一笔一画写下一封信,给友人、恋人寄去吗?如今,一个电话、几条微信足以表达情愫。记得我们在青春年少时也有一枚邮戳、一张邮票,寄给友人、恋人、亲人,一纸传的是暮去朝来望穿秋水的期盼。倒是现在人至中年,世界瞬息万变、空间缩小,一切都变得迅捷,自己也变得心浮气躁。古时的车马很慢、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倒成为一种别样的美。再说人生中难以避免的悲欢离合。同样的别离,有李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式别离;有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伤别离;有王维“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平静与意味深长的别离。人生自古多别离,离愁别绪、生离死别都是人生常态,无论今人、古人,对待别离如此相同,或洒脱或愁楚或念念不忘。我乃一凡人,做不到超凡脱俗,无法面对人生中所有的别离,看见远行离家的儿子会洒泪,遇到一段真挚的情谊总希望天长地久却戛然而止也会无法释怀。小诗大世界,诗里有乾坤、诗里有人生。眼睛困了,便打开听读软件听诗、品诗。听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感受美好的爱情、婚姻;听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品人生繁华尽去的哀伤;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金戈铁马生涯;品“长相思,摧心肝”美到极致的思念;品“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品“蓬头稚子学垂纶”稚子的可爱至极;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惆怅不得志;品“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和潇洒;品“一日看尽长安花”金榜题名后的喜不自禁;品“近乡情更怯”的思乡忐忑之情……心情随着诗意跌宕起伏,或喜或悲或怒或哀,人生百味,百味人生,似已尝遍。读诗、品诗、听诗,半屋诗词一夏清凉。炎炎夏日,品读几首古诗,身心也不由灵动、通透起来。生活有忙有闲,闲时读几本好书、品几首好诗,忙时便去长风破浪、直挂云帆,去济沧海!倒也快哉!
史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