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不推不靠,主动干事,群众有求必应、乡亲有难必帮,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全村百姓生存的责任、健康的责任、教育的责任、脱贫的责任。她就是省人大代表、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桂珍。近日,记者跟随“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记者团见到了这个羞涩内敛、不善言谈的瘦小女人。
坚守山区,服务百姓
“全村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干谁干?”这是刘桂珍的父亲在她高中毕业时说的话。就是这句话,让她与所生活的山区再也没有分开。那时的段家湾村既小又偏,村民们常把小病拖成大病。除了刘桂珍,村里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学医的人。“一开始没有一点医学知识,我只好买书自学,同时也向别人请教。”刘桂珍说。她很快就学会了打针、输液,又通过进修学习,进一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医疗技能,做起了赤脚医生。“从那时起,她为乡亲们看病、输液就没有收过一分钱。我们这些村民来买药,她都是按进价卖,遇上没带钱的就让直接拿走。如果村里的药不够,她就去县药材公司购药。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她都会把药送上门去。”该村村民石巧娥告诉记者。坚守山区,做赤脚医生,只是她服务村民的一部分。1988年,村小学唯一的一位老师不干了,不忍心看着孩子们没人管的刘桂珍又兼起了代课教师。
挑起重担,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
“作为基层一线的代表,我最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疾苦,我的职责不仅是要反映群众的所急所盼,还要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96年,段家湾村“两委”换届,她又担起了该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的担子。这些年来,她一直坚持把群众的事放在首位,为村民联系外出打工的地方、帮助农产品进行外销、为特困户解决生活问题、为患病的村民治病买药……作为村里的领头雁,她一直探索如何带领村民做农业产业,让大家过得更富裕。针对段家湾村不适合种地的实际,她将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光放在了培植、发展育苗产业上。2011年,为了引领全村发展育苗产业,她动员两位年轻村民大胆投入,用最好的地育最好的苗,并一举成功,由此带动全村树苗种植,让村民收入不断增长。如今的段家湾村,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住房条件改善了,吃上了自来水,收入提高了。
履职尽责,为民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她主动深入群众,充分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收集整理成意见建议,积极向上级进行反馈。峪口镇的一名退休老村医,因女儿远嫁、儿子身体有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她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在2018年省人代会上,提交了提高退休乡村医生待遇的议案,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着手予以解决。现在峪口镇4名乡村退休医生的退休补贴由原来的每月100元增加为200元,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2019年,在省人代会上,她提交了代县至五台县阳白乡段道路破损严重,群众出行困难急需修复的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加快和助推了该路段的施工进程。现在该路段已修复开通,为当地群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代县县城滨河移民新区的通行路与108国道交汇,该小区内居住人口多达4000人,在上下班、接送孩子的高峰期,常有事故发生,小区住户希望开辟一条出入安全通道。她将大家的意见整理成议案提交之后,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此外,她还为曾在新疆、西藏长年服役的退役军人增加待遇,为农村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增加养老金,针对秸秆禁烧现象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切实为解决基层群众实际生活问题和困难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采访即将结束时,她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不断努力发展集体经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充分调动人才资源,稳步提升基础建设,搞好乡村产业发展和远景规划,使村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推进,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