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的河曲县,与陕西省府谷县、内蒙古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是三省交界处,是昔日的“水旱码头”,素有“鸡鸣三省”“民歌之海”“二人台之乡”的美称。因地理位置独特,河曲自古战事频繁,北魏、北齐、明朝均在其境内修筑长城。了不起的长城战事频发留下遗迹据《河曲县志》载:河曲曾是“晋右严疆”“陕东重镇”“边防军城”“巍然重镇”“西北要害”,自古战事频繁,为兵家必争之地,深深铭刻着历史的印迹。这里曾为北方匈奴、羌胡、羯、氐、鲜卑、突厥、党项、契丹、女真、蒙古与汉族政权长期拉锯据占之地,十六国前燕、后燕、魏,南北朝东魏、北齐,五代十国后晋、后汉、北汉、北宋、金、明等十一个朝代时为边防。北魏、北齐、明在境内修筑长城,北汉、宋、金、明、清等朝于境内设镇、置军、筑堡、修寨、立堠,屯驻大军,防御外侵,拒敌守边,是军事重镇。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河曲置县,之前一直是按照战争需要设置的军事行政单位或兼理军民事务的“镇、寨、军”,实行的基本是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并建有大量的军事设施。站在河曲县郊外一处保存较好的敌楼前,忻州市长城学会河曲县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河曲县博物馆馆长任俊文介绍:据《河曲县志》载,河曲称长城为“边墙”。南从石梯隘口起,北至偏关界,总长140里,当地许多村庄以“堡、寨、营、镇、口”命名。在隋唐到明代,从中原、江南征召的军队主要驻扎在河保营、楼子营、旧县营等15个营堡。将以上各营、堡的驻军相加,当时,在冬季黄河冰冻时,竟有超过万人来守护着河曲这个国家的北大门。据《史记·匈奴传》载: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今山西大同朔州等地并阴山)至高阙在河套西北今内蒙古鄂尔多斯旗地有两山对峙如阙也,其下有城为塞。《正义》引虞氏说:赵武侯自五原(在河套北今乌拉特旗地)、河曲(河套北流向东曲处与山西河曲县地)筑长城,东至阴山是也。据《山西通志》载:河曲长城,从偏关县寺沟沿黄河至石梯隘口止,全长74公里(包括山险长城),为晋长城始点。另从河曲水西门口隔河与府谷海拔1500米高的梁龙头村逐鹿台相接,又向陕西麻镇延伸,最后抵达宁夏的花马池,与整个延绥长城共同构成明代军事防御体系。明代,河曲长城一带始终处于战争的前沿,所辖烽火墩传烽线路为:自阳面墩至虎头墩止,传接西黄河(今陕西府谷清水营)并桦林一带烽火。“这些长城以烽燧、长城边、城、堡、点、线、面共同构成了河曲长城坚固的防御体系,与黄河并肩而行70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的太原镇段,历来处于防御鞑靼、瓦剌的第一线。”沐着黄河边吹来的风,沿着长城脚下行走,任俊文告诉山西晚报记者:黄河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两个文化符号,在河曲如此美妙地携手,彼此相望,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景致。科学保护合理开发为了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近年来,河曲县先后下发和出台了《河曲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明长城遗址保护工作的意见》《河曲县长城巡查意见》《河曲县长城保护意见》等文件。竖立起了长城保护标志碑、牌29块、界碑50块。利用节假日,当地还会在县城和长城附近村进行长城相关法规的宣传工作。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各村、各责任人之间,层层签订《文物(长城)安全责任书》,形成了全县长城(文物)保护的四级网络。省文物局为河曲县配备长城文保员50名,每位文保员全年常规巡查48次,即每一星期进行一次巡查工作和巡查汇报,并有巡查文字记录,如遇大风雨过后要进行特别巡查,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尽早控制长城与不可移动文物人为破坏事故的发生。为解决风吹日晒雨淋侵蚀等问题,河曲县政府针对长城根基有风化或酥碱的情况,将进行基石的更换,并在根基两边修筑排水系统,并在长城顶部用红胶泥和细砂白灰做一层防水层。同时试验喷洒土色水泥预防侵蚀,并在重点长城段落制作部分防雨罩。目前,河曲长城已经维修了河保营堡西门和南段城墙。县委县政府已将维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护城楼、河保营堡城墙列入了文物维修工程计划中,目前已由省文物局批准立项,不日可开工。已将严重酥碱坍塌的四胆平敌楼、中学附近敌楼、铁果门2号烽火台、铁果门等段长城的保护维修工作上报省、市文物局和县人民政府,等待批复后即可开始此四项工作。依托长城和黄河资源,河曲县近年来多点发力,全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黄河长城特色风情名县”。河曲县根据区位优势,依托高速公路、拟建的通用机场、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网等大交通发展优势,统筹布局、协同推进,把黄河板块、长城板块旅游公路主线及连接线串联起来,通过大交通网络将全县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构成全域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并完善驿站、观景台、房车营地、景观绿道、特色商店、农家乐、生态种植采摘园等设施,让游客快进慢游、观光休闲、骑行度假,停下来、住下来,打造黄河长城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依托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产业振兴,塑造河曲特色的黄河长城民宿品牌、农家特色,推动乡村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一体化,带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沿线群众增收致富。他(们)眼中的长城峥嵘岁月护城楼守护一方百姓10月13日中午,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站在河曲县城边上一座保存完好、修筑技艺令人叹服的护城楼前,生于斯长于斯的任俊文讲起了这座楼与长城与河曲的久远故事。明代“土木堡之变”后,朝廷为了抵御瓦剌鞑靼的入侵,先后在甘肃、宁夏、固原、延绥、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太原“九边”地区派重兵把守,并沿线即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筑起13000多里的长城。眼前的这座护城楼,彼时就是明长城上的军事设施敌楼。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山西提督刘夕公大人来河保营视察时,正值守河参将李奎战死,他被东靠青山西临黄河的险要地势所动,也为那简陋的军事设施所叹息。刘提督随回京奏与朝廷,万历帝听奏下旨:在经过河保营的长城上修筑敌楼,任命李奎父亲李澄清为守河参将、钦差大臣,督办护城楼的建设。三月,参将到任后即与地方生员、富户等协商修建事宜,当时侯禄、贺时、李芳等百余名河保营人士愿出资、木料、砖、石等保证敌楼的建设。四月,敌楼开工。在朝廷的支持、河曲县军民的大力资助与辛勤建设下,楼高六丈、楼顶阔九丈,环围一百八十丈的九窑十八洞,门额上镌刻“镇虏”二字的护城楼,经过三年的施工,终于在万历五年四月建成。作为长城上的重要军事设施,护城楼的“服役”时间并不久。万历九年,明中央政府与蒙古地方政权达成一致,两族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战事暂平息,护城楼的军事作用弱化。万历二十八年,河保营人在护城楼顶修建玉皇阁、钟鼓楼,司晨昏,警懈惰,香火旺盛。清入主中原后,战事平息,护城楼成为晋、陕、蒙三地人民朝拜的圣地。乾隆丙戌年(公元1737年),将毁于战火的玉皇阁重修,并新建望河楼与照壁。但随后数百年间,护城楼几经无情的战争摧毁。直到1980年,为了保护文物古迹、保护长城,河曲当地对护城楼及其上的建筑重新修缮。2016年,护城楼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守护一座城,守护一方百姓。这座矗立在河曲县城边的护城楼,威严雄伟,告别了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如今正静静欣赏着黄河岸边人们的幸福生活。而护城楼本身,已经成为晋、陕、蒙及全国乃至海外游客朝拜与旅游的圣地。长城脚下我的家穿越时光千年古村落见证昔日繁华一段镌刻着沧桑岁月的古城墙环绕着一座古村落,民居、官署、寺院,错落而建,古刹的晨钟暮鼓穿越时光,向世人诉说着古村的昔日繁华。这里便是位于河曲县境中部偏西,面临黄河,北踞高岗的旧县古村,是国家首批传统村落。古村成村于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发展于明清之际,距今已有1039年的历史。据清道光十年《河曲县志》载:旧县五代北汉时置雄勇镇,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立火山军,曾经是历代王朝抵御漠北入侵的头道防线,也是防御瓦剌、鞑靼等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头道屏障。元晚期至明早期,旧县始终保留着区区六里方圆之地。自元以来,只有土围子,明初进行过修复,景泰、嘉靖两朝得到不同程度的修缮。明万历间,历经一年的时间修复旧县城。修复后,旧县作为晋西北头道要塞,又是经济重镇,时称“金汤要径”。清道光版《河曲县志》这样描述当时旧县城的景象:其时城池规模大备,气势恢宏,人称凤凰城,北踞高坡,其三面皆临深沟,面阳背山,雄阔大哉,而街道井然、分区划界、民居错落、庙宇庄严。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前,旧县一直是河曲县治所在地,这里曾上演了宋代杨家将火山军抵御外来入侵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至今,距旧县村二里之遥的火山村,还存有老火山王杨衮、杨信、杨继业等用过的炼鞭炉、演武场等遗迹和保护旧县村的王翼庄等。这里也上演了明末官民共同抵御贼寇王嘉胤、吴廷的惨烈悲壮故事。清乾隆年间,河曲县治搬迁到河防堡——现在的河曲县城。在明代,河防堡只是河曲县境内十几个堡塞之一。由于地处黄河渡口,到了清朝,交通、商业地位迅速突显,成为商旅繁华、人口稠密之地,进而取代旧县成为新县治所在。原来的县城,遂被称为旧县。即现在的河曲县旧县古村。旧县古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耕读并重、农商并立。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元曲四大家白朴、明代兵科结谏苗朝阳、清道光间大定府知府黄宅中都是旧县人,更有白贲、白华、白有光、黄庭幹等进士举不胜举。曾经的繁华散去,古村开启了宁静的生活。而今的旧县古村,村容整洁,街道交错,青砖灰瓦的民居林立而建。村中的海潮禅寺作为晋西北较大寺院之一,集哲学、文学、美学、建筑学、军事学、佛教学、生态学为一体,是华夏文明的精品代表作。
山西晚报记者赵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