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富
董谦仁,泽州县柳树口镇北寨村人,1922年出生,1998年因病去世,享年77岁。历任小学教员、文化干事、剧团编导。他一生酷爱文艺,勤奋好学,对钟爱的戏剧事业孜孜以求。他创作和改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剧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作品几次参加晋东南地区文艺会演,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著名作家赵树理曾给予他充分肯定,为晋城剧团赢得了诸多荣誉。
董谦仁出生在北寨村一个老字号叫“安泰龙”的大户人家。他从小正直善良,爱打抱不平,13岁放弃优渥的生活独自离家投身革命。国共合作时期,他先到泽州县大阳镇参加八路军,跟随共产党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随后参加了两年抗大学习,在部队聆听了朱德、彭德怀、左权、薄一波、戎伍胜等首长的演讲,接受了唯物辩证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教育。他三年未回家,被族人以“老娘病重”为由骗回老家。他人在家中,却心向革命,以装病外出求医为名半路逃脱。之后,他来到陵川县进入联立中学(实际上是国民革命军战干第四团)学习。之后,组织上派遣他到河北省新城县陶行知创办的学校任教。1949年调到新城县文化馆工作,他在此阅读了大量的进步文艺书籍,受到了文化艺术的熏陶,开始涉足文艺创作工作。
1951年,董谦仁从河北省新城县调回晋城县民声剧团工作。他怀着对新社会、新岗位的无比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一方面他虚心向同行学习,拜老艺人为师,不耻下问;一方面深入农村搜集民情,体验生活,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捕捉生产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突出事件,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创作素材,为他后来的剧本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董谦仁在工作中,一边进行传统剧目改编,一边进行现代戏创作研究,经常是深夜两点以后才能休息。为了一个剧本的情节或唱词,他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定稿后他还要亲自誊写、刻版、油印并参与排练。1960年董谦仁改编的《抗金点元》剧本是根据传统戏《夺秋魁》《巧缘案》《议恩缘》《举铁龙》连四本改编。首演结束的第二天,在晋城一招召开的13个县专业剧团代表和有关领导评审会上,著名作家赵树理肯定了改编者的成就,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赵树理认为,晋城剧团搞的《抗金点元》,是一种抽筋的修改方法,去掉了消极的东西,剧本中的许多地方改得很得劲儿,就是因为编者对旧剧本熟悉,是个通家,知道原本子的精华之所在。赵树理还进一步肯定和赞扬了晋城剧团和董谦仁,此事在晋城文艺界轰动一时,《火花》杂志作了醒目的报道,可见其影响力之广。1959年,晋城上党梆子剧团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董谦仁将《抗金点元》精雕细琢,临时改名为《枪挑小梁王》,演出后受到了全体官兵将士的一致好评。
董谦仁积极进行优秀剧目和传统剧本改编,他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致力创新。1959年夏天,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发出通知,准备在秋后举行全区18个县专业剧团自编戏会演。晋城县委和文化局领导十分重视,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剧本创作任务交给了董谦仁。董谦仁深感责任在肩,在创作题材上深挖潜力苦下功夫,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结合实际,创作了《地狱与天堂》,通过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鞭挞了旧社会的黑暗,赞扬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建设新中国的积极干劲,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该剧以高分夺得了全地区第一的好成绩。
1964年7月,晋东南专区文化局再次举办自编戏剧会演,时间紧,要求严,任务重。有了上次会演的经历和经验,县委和文化局领导了解了董谦仁深厚的戏剧创作功底,把这次会演的剧本创作重任又交给了他。董谦仁把创作的重心放在生产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上,通宵达旦加班写出了反映农村生活为主题,以婚姻爱情为主要内容的《银燕催春》,经过近一个月修改,最终定剧名为《丹河湾》,参加了全区现代戏会演,感人至深的情节和演员的倾力表现,使得该剧一举夺冠,又一次轰动了全地区。作家赵树理观看后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全地区所有的现代戏自编剧目会演中,感到晋城剧团的《丹河湾》是一部反映广大农村生产斗争、农民爱情生活的一出好戏”。赵树理还亲自交待剧团领导及董谦仁,让《丹河湾》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代表晋东南地区参加同年9月全省举办的会演。
1979年秋,晋东南专区文化局发出第三次举办全区自编剧目文艺会演的通知,当时的董谦仁已是花甲之年,他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从李伯相团长手中再次接受了参演剧目的筹划和编导任务。在创作中,他参阅了1960年改编成功的《抗金点元》,按照作家赵树理当年对剧本的建议和剧组人员的提议,重新加工排演了《抗金点元》。剧本进一步突出了爱国主义时代特征,以弘扬“精忠报国”为时代主题,以选拔优秀人才为主线,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立志报效祖国、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豪情壮志。在全区会演总结大会上,董谦仁又一次获得了剧本创作一等奖。
董谦仁人缘好、爱帮人、善交友。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奋笔疾书,积极向上,成绩显著。剧团的来忠诚,以及宰玉岐、杨森、周武杰、张海英、王炳华、秦华昌、樊腊生、王永坤、周富仁、姚克忠等社会各界文人志士,都是他的良师益友。在家里,他要求严格,教子成才。离休后,董谦仁没有清闲下来,主动从事民间法律服务工作,秉笔直书,代写诉状,出庭代理辩护打官司,赢得了口碑。据当年几位法院工作的同志讲:铁窗巷16号那个老同志写的状纸有理有据,观点鲜明,针对性强,切中要害,一次即可立案,不需要多跑路。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找上门来写状纸的人络绎不绝。董谦仁知道百姓打官司不易,常常义务写诉状,有时还为困难群众提供粮食、蔬菜和火炉、煤炭等,让他们在自己家里做饭、住宿。铁窗巷的老邻居反映,董谦仁爱吃苦,每周将义务承包的公厕打扫得干干净净。
董谦仁去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值钱的东西,留下的是一大堆他生前创作和改编的剧本手稿:《秦英犯罪》《探寒窑》《春催桃李》《岳飞传》《汾河湾》《隔世墙》《三龙传》《谁该受审》《混冤案》《打午门》《枪挑梁王》《倒霉大叔的婚事》《探妻》《扮美人》《赏花楼》等70余本,厚盈五尺,价值可考,这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