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8月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上海临港新片区”)设立运行以来,已经一年过去了。自贸区制度创新、差别化探索等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9月2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总体方案确定的713项改革试点任务平均实施率接近80%,初步实现了设立目标。未来,还将赋予自贸区更多改革开放自主权,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实际利用外资131.1亿元
今年以来,疫情对我国贸易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此背景下,自贸区的稳外资能力无疑被寄予厚望。在发布会上,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介绍,今年1-7月,6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临港新片区实际利用外资131.1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6607.6亿元人民币,分别占所在省市的5.8%和10.8%,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工难、履约难,加快产业聚集和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6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临港新片区在这些方面做了诸多工作。
以山东自贸区为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青岛片区实施了青岛口岸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烟台片区组建涉外人员服务专班,推出日韩企业国际包机,帮助20多家企业300多名外籍员工返岗。此外,黑龙江自贸区黑河片区则发挥对俄合作优势,协助中医药进出口企业复工复产,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助力企业防疫物资进出口。
为了支持企业融资便利化,江苏自贸区推出了“关助融”,由金融机构结合海关信用信息和企业征信数据实施授信评价,给予相应信贷额度,审批及授信一般可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且贷款利率低于同类产品。河北也累计出台了33条专门支持政策措施,推动相关银行向自贸试验区内39家企业提供7亿元的授信额度。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区产业相对集中,产业链相对完整,有它的集成优势,发展规模经济。这是自贸区应对疫情的优势之一。
据了解,上海临港新片区加快布局前沿科技产业链,已落地集成电路企业40余家,落地生物医药企业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目前正积极对接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大飞机总装、服务、保障的产业链企业聚集。
此外,江苏自贸区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围绕生物医药领域的人才流动互认、产品通关进口、产业链协同配套等集中开展创新,不断破解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聚集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机构和一流生物医药企业。
下放省级管理权限约1200项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设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一年的探索中,各地自贸区也交上了自己的成绩单。“地方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主动抓改革抓发展的意识和开放创新的紧迫感、使命感切实增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7省区市已累计向自贸试验区下放省级管理权限约1200项。”唐文弘介绍。
“前几批自贸区的探索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这个基础上去探索制度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压缩通关时间、多证合一、取消审批环节、改变监管模式,以前尝试很多。但这次我看到有很多亮点。”白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例如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等规定,减掉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实事求是,有含金量。
“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也不是简单的原有政策平移,而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民说。
他介绍,上海市结合地方事权事项,形成78项工作任务清单,已经落实45项,另有22项形成具体方案。截至目前,国家和上海市累计制定发布各类政策107个,形成典型创新案例32个,差异化探索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不断加大。同样,河北自贸区也推出了面向全省推广的首批16项制度创新典型案例。
唐文弘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推动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形成更多针对性强、实效性强、集成性强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当前,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有助于加大制度创新集成,在地方层面统筹解决制度创新碎片化问题,打通各部门制度衔接的断点和空白点,打破制度梗阻,提升制度创新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同时,有助于探索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和企业的切实需求,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更好地发挥政策效果。”
助推沿边跨境贸易开放
在白明看来,过去的自贸区建设更多地强调可复制可推广,而目前的自贸区则更多倾向于高水平创新,强调特色。“初期自贸区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时候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是规定必须做到位的。如今,因为发展到一定水平,用一把尺子可能量不出来自贸区的含金量了,那么更多地要看有特色的一面。”
正如唐文弘介绍的,各地围绕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开展差别化探索。比如江苏自贸区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河北自贸区则深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等。
沿边省份在这批自贸区中更充分挖掘了自身优势,在差异化探索方面让人眼前一亮。广西自贸区主要深化面向东盟合作、创新边境经济发展,如大力推进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云南自贸区突出“沿边”和“跨境”特色,提升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水平。推出“跨境电商+边民互市”创新模式,提升边民互市结算效率,推动对越出口增长。而作为中国最北端的自贸区,黑龙江自贸区则主要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
不过,同样可以看到,目前这些自贸区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白明表示,“黑龙江、云南、广西是中西部地区、沿边地区,发展自贸区必须有载体,这些地方的载体厚度不够,家底不够厚,在白手起家的基础上,产业、人才、资金相对不够。但江苏自贸区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中心,山东自贸区与韩国联系紧密,是有它们的强项的”。
对于自贸区发展,庞超然则建议,当前在贸易投资开放方面,创新着力点逐步从边境上向边境内政策转移,更好推动国际规则国内化发展;在金融开放方面,应努力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吕银玲
原标题:自贸区周年成绩单:改革任务实施近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