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山西省中阳县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时间:2020-11-05 17:00:03 |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5日电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必须有产业支撑。近年来,山西中阳县委、政府立足当地自然禀赋,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内生动力,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落地生根,一大批特色产业在各个村落拔节成长,一整套产业发展“组合拳”做到“一子落而满盘活”。

产业兴了,村民富了,山村活了,全县37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5229户贫困群众参与富民产业,中阳县因地制宜的蹚出了一条特色发展新路,不仅实现了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而且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

守好“扶贫产业”金招牌 “输血”救济助脱贫

晨光熹微,之前做批发生意的张志刚已经在木耳大棚里忙起来了。“党的好政策,不耽误我当老板,还能带着村民致富,所以2019年便决定回乡种植木耳,这不,政府补贴20万、自己投资50万,盖了10个大棚种植20万棒,预计年内收入可达50万元,这就回本了,明年开始就是纯利润,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中阳县于2018年脱贫摘帽后,把做大做强产业、提升产业带贫能力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关键手段来抓,县委、政府结合本县生态、林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发展食用菌产业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两年来,中阳县黑木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县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支撑。2020年,黑木耳产值达到4800万元,带动1123户2919人参与产业发展,人均可增收3000元。2020年8月7日至9日,第五届全国(山西·中阳)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小木耳、大产业”学习研讨会在中阳隆重召开,更是以此为契机,真正让“中阳山宝”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木耳产业只是中阳县誓要做强的农业六大产业之一,壮大生猪养殖、推进核桃提质增效、实施肉羊养殖项目、建设肉鸡养殖基地、培育食用菌产业和推广千亩设施蔬菜产业均是促进农民持续健康增收的支柱产业。并实施“光伏+”项目,采取“万农模式”,使光伏与农业结合,相得益彰促农增收,2020年1-9月底累计发电3248.6万度,收益2202.05万元,惠及贫困人数9873人,产业扶贫的“组合拳”真正实现了“输血”救济,为民铺就了致富路,鼓足了群众的“钱袋子”。

激发“内生脱贫”强动力 “造血”自救后劲足

走农业产业扶贫道路,实现“输血”救济不可或缺,但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完成“造血”自救更是治本之策。只有让群众主动参与脱贫致富工作,才能更快地创造财富、分享财富,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端牢“金饭碗”。

近年来,中阳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党员“双带”作用,进一步转变贫困群众的理念和思维,引导形成艰苦奋斗、自强自立、苦干实干的精神状态,让贫困群众动起来依靠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不断释放出努力奋斗的潜在能量。并发挥乡土社会传统,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程,脱贫带头人、道德模范、文明户等表彰奖励工作,和劳动素养、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和竞争能力,使内在活力有了“源头活水”。目前,全县共评选“卫生文明家庭”870户,“十星级文明户”22016户,技能培训发证2589人。

说起现在的生活,车鸣峪乡村民任保平略带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之前靠政府的补贴如期脱贫,已经心满意足了,后来,帮扶干部常常来家里开导我,说要自己奋斗才能奔小康,于是我就想把我的三亩荒地利用起来,买了木耳棒,这一种,发现了‘新大陆’。去年收了4000斤木耳,卖了10多万元,投资才3万元左右,剩下的全是利润。”这样的例子,在当地比比皆是。如今,中阳县的贫困户转变旧思路,彻底摒弃了“等靠要”,自食其力“摘贫帽”,口袋鼓了,信心足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产业发展的后劲更足了。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阳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为群众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打好产业基础,栽下“摇钱树”的同时,帮群众拔去精神上的“穷根子”,使“富口袋”与“富脑袋”齐驱并进,真正筑牢返贫致贫的“防火墙”,让全面小康成果更实、成色更足、质量更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王艳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