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伏羲王都在析城山”昆仑丘文化研究又添新考证

时间:2020-12-14 11:04:27 |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导读:2019年,“古之昆仑丘就是今之析城山(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的探索和发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此次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会上,专家学者或从考古专业视角,或从古籍记载剖析,或从传说民俗推演,或从地形地貌考证,提出“人文始祖伏羲王都就在析城山”。研究昆仑丘(析城山)蕴含的中华初始文明起源又有新进展。 

12月7日至8日,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会在山西晋城举行。图为开幕式现场。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记者尚东霞)12月7日至8日,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会在山西晋城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先秦史学会、民族文学研究所、中科院地质所等20多家研究机构和10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究昆仑丘文化,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今之析城山就是古之昆仑丘,古之昆仑丘就是今之析城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华仁葵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等海峡两岸学者联手,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实地考证、潜心研究17年,对昆仑丘文望、地望、名望多层面对照佐证,得出以上论述,2019年,得到众多专家关注与认可,掀起昆仑丘(析城山)文化热潮。

此次昆仑丘文化年会,专家学者或从典籍《山海经》《五藏山经》探幽,或依据天文岁差反演,或实地田野考古调查,或根据古冰川、古地貌等科学推演,从中华文明发祥、中国思想史起源、中国神话创始等不同角度对揭秘昆仑丘(析城山)蕴含的中华初始文明起源进行了有益探索。多数学者认为:在距今8000-6000年前,析城山确有古人类生存;商汤文化与伏羲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历史渊源;昆仑丘(析城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做了题为《中原地区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的考古学观察》的主旨演讲,他从农业、音乐、文字、墓葬等方面阐释,论证了析城山所在的中原地区在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少量的粟和黍,析城山上确实有丰富的古人类生存遗迹。

析城山既是天帝伏羲氏居住的地方,也是商代早期祭祀天帝和祷雨的神山。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蔡运章称,“殷墟卜辞和《山海经•大荒东经》中的东方神‘折’‘析’当是一人,都是指天帝伏羲。”

“伏羲造六峜”示意图。伏羲在昆仑丘(析城山)垒砌的六座石台,夜考极星,晨考日出,创立了世界最早观象台。并以此确定二十四节气,开启华夏农耕文明。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昆仑文化研究院院长赵宗福认为,西王母传说与析城山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回答了“昆仑悬圃”的千年疑问,认为析城山完全符合“昆仑”的神境形态。

《山海经》与中华远古文明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其中重点就是关于昆仑山的论述,包括昆仑山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内涵。中华民族起源、中华文明是怎么来的?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兼秘书长宫长为从昆仑文化的求索,中华文明的历程和内在逻辑的角度进行了论述。

同样对《山海经》有关篇章深入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东通过对昆仑文化的起源与流变的分析,认为析城山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古昆仑。

古代典籍记载的昆仑山“悬圃”“瑶池”“增城”“九井”“九门”“炎火之山”皆可找到对应的实物原型。

山西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李琳之认为,《列子·汤问》中的天柱、昆仑墟即是指析城山,析城山南门就是颛顼实施“绝地天通”宗教场所的一个地理概念。

还有专家学者从昆仑丘(析城山)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成果的转化创新方面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构想。

图为山西晋城析城山上的娘娘池和胭粉花。传说这里是西王母宴会周穆王的瑶池。

 “我们举办昆仑丘(析城山)文化年会,旨在为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探讨昆仑丘文化提供交流平台。”晋城市委书记张志川表示,今年年会以“伏羲王都·山西阳城”为主题,就是要借助过往研究成果,让陈列在析城山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不断丰富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同时,结合新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昆仑丘文化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要广泛探讨析城山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叫响叫亮昆仑丘(析城山)文化品牌。

据了解,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会由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先秦史学会指导,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省文旅集团、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会主办,民进山西省委会协办。

[编辑:彭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