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清泉润民心

时间:2020-12-14 12:00:45 | 来源:山西日报

“终于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再也不用为喝水问题烦恼了。”这些天,昔阳县皋落镇铺上村村民杜丽仙喜上眉梢。她说:“多少年来,村民们吃水得从邻近河北的村里买。县里今年投资100万给打了深井,埋好了入户管道,全村580多人告别了困扰多年的‘喝水难’”。由于地处太行山区,昔阳县十年九旱,部分农村地区,村民只能依靠旱井吃“天水”,或从附近水库、山涧接运,“喝水难”成了他们最大的困扰。百姓的痛点,就是政府工作的攻坚点。为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十三五”以来,昔阳县投资1.04亿元,完成了238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山上村:一项惠民工程帮助村民告别“吃水难”

寒冬时节,空气清冽。时近中午,家住昔阳县孔氏乡山上村的郑巧兰,提着水桶,笑盈盈地走到院中,拧开崭新的水龙头,清澈的水哗哗流淌,一会儿,洗菜做饭的水便接好了。“以前吃水不方便,从三四里地外担回水来,洗了脸洗脚,洗了脚饮牛。现在村里打了深井,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通水那天,村里好多人都激动地睡不着觉呢!”郑巧兰一边做饭,一边和记者闲聊,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山上村是一个坐落在太行山西麓群山中的小村落,有着400多年的村史,也有着400多年的缺水史。说起这么多年的“吃水难”,当了38年村干部的胡经录老人感慨颇多:“勘探过多次都找不到地下水层,吃水得去很远的地方担,都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坑坑洼洼的,来回一趟特别不容易!”村民郑长锁在一旁补充:“旱井里接的天水,是从土坡坡上流下来的,不干净,就这样的水,都是各家吃各家的,还得上了锁。”在这个海拔1200米的山村,找水打井是好几辈人的心愿。历史性的改变发生在今年7月,县水利局请来的技术人员克服技术难题,扩大探测范围,在离村子2公里的地方,开钻400米,找到了地下山泉水。望水欲穿的山上人,看到“哗哗”而出的清澈泉水,兴奋地放起了鞭炮。一位离休老干部自己掏钱,买了2袋面粉、5公斤猪肉、5公斤豆腐和各种蔬菜,像自家办喜事一样,在院里支起灶,请全村人吃拉面,用这种真诚、朴素的方式,庆祝自己的村庄从此告别“吃水难”。难掩激动心情的,还有山上村党支部书记胡贵锁。他说:“水源问题不但解决了村民们基本生活需求,更让大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村里准备开发几个农家庄园,让村民们不但水缸满,而且口袋鼓。”山上村的变化,是昔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真实写照。昔阳县副县长陈立军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昔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惠及全县201个村,累计14.06万农村人口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和健康水,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西峪村:一口深井拓宽脱贫致富产业路

刚刚进入12月,太行山上的风就变得凛冽起来,但在昔阳县三都乡西峪村,一场热气腾腾的晚会正在老年活动中心的大院中进行。村民们敲锣打鼓,以秧歌、快板、改编流行歌曲等节目,表达着“过去吃水贵如油,现在深井水长流”的激动和喜悦,抒发着“饮水思源颂党恩,豪情满怀奔小康”的幸福和感恩。“村里打的深井出水了,村民们高兴,办场晚会庆祝一下!”刚表演完节目的村民王贵明开心地说着话,头上还冒着热气。西峪村夹在南北两座大山的沟谷里,距离县城25公里,抗战时期,是出了名的抗日模范村,日伪军曾在这里制造了震惊华北的西峪惨案,在这片浸满了英雄鲜血的土地上,西峪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近年来,西峪村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发展红色旅游,新建小杂粮加工厂,营造和谐人居环境和健康文明乡风,实现整村脱贫,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和太行山上的许多村庄一样,西峪村的短板是缺水。多年来,村民平时吃水完全是靠天,家家户户院里建水窖,夏季收集雨水,流进旱井澄清后,再从井中取水用水。2017年,曾经通过从附近的杨家沟水库管道引水的办法,在村里安了几个供水点,但去年由于干旱,水库的水也不够用了,老百姓的吃水再次遇到困难,产业发展更是受到了严重制约。今年,昔阳县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270余万元,着力解决西峪村的吃水难题。随着机器的轰鸣,钻头缓缓钻入地下,800多米的深井终于出水,围观村民的欢呼声响彻太行山谷。“有了水,生产用水有了保障,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山西东合丰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冰峰肯定地说。山西东合丰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西峪村西,是一家良种牛羊繁育养殖,屠宰加工、生鲜牛肉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配送、食品进出口、餐饮体验连锁、旅游景点开发公司。公司引进美国全自动设备,保证每头牛3分钟入库排酸,年屠宰量可达到5万头,肉制品加工达2万吨。新打成的深井每小时出水量20立方米,水质也好,这让西峪村村委会主任刘春兰有了很大底气,在村里的小杂粮加工厂,他一边帮忙一边乐呵呵地向记者说:“村里正在筹建养牛厂,总投资1000余万元,今年元旦前能建成,就在村西1公里处。”据昔阳县水利局局长尚田柱介绍,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本着精准施策的原则,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的自来水入户率和供水保证率。5年来,全县共新打井32眼,维修深井1眼,新建潜流31座,新建和维修水池(窑)149座,铺设管道297.95公里,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为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支撑。

柏叶底村:一个蓄水池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山路蜿蜒,阳光明媚,站在半山腰处,可以一览周围的群山样貌,视野开阔。昔阳县界都乡柏叶底村今年新修的500立方米蓄水池就在这里,从深井抽上来的水存入池中,经过处理后再通过一条供水管道向山下延伸,入村后进入百姓家里。“水龙头一拧开,水哗哗地大得很,还从来没断过。”柏叶底村村民贾银娥笑着说。柏叶底村位于昔阳县城东南20公里处,紧邻339国道,交通便利。村里有一口深井,基本能满足现有人口的日常生活用水。但是随着村中各项产业的发展,县里决定对柏叶底村的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巩固提升。当时村里提交上来的规划是建设一个200立方米的蓄水池,但是考虑到村里产业的发展,水利局的专家经过研究,决定要做长远规划,投资30余万元,建设一个500立方米的蓄水池。柏叶底村紧邻昔阳县经济开发区,村里建有200亩的田园综合体。正在园区指导村民育肥的柏叶底村党支部书记朱蝉良坦言:“目前,采摘园内1300米引水主管道、3800米地内灌溉支管道等已经完成,130亩荒地上已经种了6100株优质桃树、梨树、苹果树。有了山顶上的大蓄水池,计划明年继续把村里的山沟填平,把田园综合体扩展到500亩。”柏叶底村村委会东面的富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进行苗圃育苗推广、中药材种植加工、农产品种植加工、食品生产、杂粮加工。公司负责人介绍:“有了充足的水源,就可以放心地扩大生产规模,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而对于村民贾银娥来说,村里新修的入户自来水和排污管道,让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像城里人了。喝好水、用好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昔阳县将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16字治水方针,以服务民生、打造节水型社会为宗旨,做好城乡供水一体化、智慧水务、水资源节约利用等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本报记者白续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