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2月6日电 题:探访黄樵松起义接洽地旧址:为真理而死的“悲壮烈士”
中新网记者 胡健
73年前的那个冬天,太原城多处被浮土覆盖。那场解放战争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太原解放战役,让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6个多月。而在战役初期,时任国民党三十军军长的黄樵松在太原谋划起义,在那短暂的五天四夜里,他寻找到生命的真谛。
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小窑头村的黄樵松起义接洽地旧址。胡健 摄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小窑头村是当地的非遗小镇,21家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在这个村子“安家落户”。在一间古琴制作工坊旁边,便是黄樵松起义接洽地旧址。
“这里之前是一个木版年画工作室,2019年,当地组织部门发现这里曾是黄樵松起义的接洽地,便开始对院落进行修缮、布展,希望让民众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太原市杏花岭区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陈雯雯介绍。
黄樵松起义纪念馆外。胡健 摄入院,穿过拱形走廊,便是三眼套间窑洞,最西头是一条错综复杂的地道,经过修缮后铺设有灯带供游客参观。最东头就是当年时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与黄樵松派来的人员商谈起义事宜的窑洞。
1948年10月31到11月4日,黄樵松起义的故事被浓缩在这五天四夜里,也永远地定格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里。
太原东山四大要塞攻克,太原被围,曾发起“邯郸起义”的高树勋写信劝黄樵松,收到来信的黄樵松为使饥饿苦难之中的30万太原人及早获得解脱,决心率部起义。
黄樵松起义接洽地旧址坐西朝东,东西14.42米,南北10.5米,占地面积151.41平方米。建筑为石砌窑洞式建筑,三眼套间窑洞,拱券形门窗。胡健 摄10月31日,黄樵松派他的谍报队队长王震宇和随员王玉甲来到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第八纵队二十四旅前线指挥所接洽起义事宜。此后的四天时间里,双方又经过两次接洽详谈起义细节,不料被时任国民党第三十军第二十七师师长戴炳南告密,黄樵松被捕。
11月4日凌晨,解放军代表晋夫、翟许友入太原城实施起义计划被捕,起义失败。
最右边的那眼窑洞,是当时的接洽地。胡健 摄在《历史剪影——黄樵松的倥偬岁月》一书中,黄樵松侄子黄文锡在《忆伯父黄樵松烈士》中提到,黄文锡曾到南京狱中探望过伯父,伯父曾对他说道:“死,我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为我终于找到了真理,找到了光明。为真理而死,为正义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樵松于1950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79年11月27日,黄樵松的骨灰由南京移入太原市双塔烈士陵园安葬。
陈雯雯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黄樵松起义接洽地旧址共投入90万元人民币进行修缮,尽可能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样貌。这些经过血与火战争锤炼而成的红色文化,需要进一步传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