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开局之年抓落实·乡村振兴】我市“20条”新政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时间:2021-04-08 18:00:28 | 来源:太行日报

实施农业“特”“优”战略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本报讯 记者柴玉平、王逸云报道:我市出台“20条”政策举措,大力度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4月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出台“20条”新政,旨在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坚决守牢粮食生产安全底线,着力高质量高速度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确保一产增加值年度任务圆满完成。重点从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加快特优产业发展、壮大生产经营主体、优化流通营销体系四个方面入手,支持“三农”发展,服务和促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在粮食生产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级投入900万元用于支持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开展万亩有机旱作粮食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不断实现粮食单产水平新突破;实施种业创新工程,建设一批“一村一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村,实现全市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主推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市财政安排477.3万元,统筹各级资金2.42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5.91万亩,有序开展撂荒地恢复生产,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0.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6亿公斤以上。

在加快特优产业发展方面。市财政安排500万元用于实施中药材转化增值工程,今年计划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3万亩,实施撂荒地复垦种植中药材2万亩,辐射带动全市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有力推动产业转化增值;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组织实施蔬菜智能提升工程,完成新建(改造)设施蔬菜2000亩;加大对年生猪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贴息支持力度,实现新增生猪出栏40万头、种猪2万头以上,推动生猪产业加快由育肥为主向生猪育肥+种猪繁育转型;加大对年肉鸡出栏5万只以上、年蛋鸡饲养1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场贴息支持力度,实现新增肉鸡出栏200万只、蛋鸡存栏80万只以上;设立市级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肉羊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加快产业振兴升级,加大对年肉羊出栏1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贴息支持力度,实现新增肉羊1.2万只以上;促进蜂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新增蜜蜂2万箱以上。

在壮大生产经营主体方面。加快培育各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人才3000人,进一步提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加快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开展市级农业生产托管试点5万亩;坚持“一企一策”,确保标杆性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新增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20家;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实现县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乡镇“全覆盖”。

开展特色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方面。补贴资金总规模为200万元,补贴对象为从事特色农业产业的农民和组织,补贴产品类别重点以中药材机械、果园机械、蔬菜机械、蚕桑机械、小杂粮机械等五类生产环节适用农业机械为主,采取需求调研、县级推荐、专家论证、公开评估的模式确定机型;补贴额度按所选机型上一年度机具市场均价的50%确定;补贴模式参照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即“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方式执行。 特色农机补贴试点项目作为二十条政策举措之一,其目的就是围绕“特”“优”战略,在农机化政策、机具和技术上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

在优化流通营销体系方面。优先保障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落实,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冷链仓储设施,年内覆盖设施蔬菜、鲜活畜产品等重点领域;积极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增值效益;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链条全过程深度融合,实现生产智能管理、质量全程追溯、产销高效对接,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产销转化率;加快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创建,提高晋城“特”“ 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扶持电商企业开设运营线上农产品晋城原产地品牌店,支持全市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走出去”开展地商对接,宣传营销品牌、推介展销产品,畅通线上线下农产品推广营销渠道。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点将制定好政策落实的具体方案,把政策资金真正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按照清单化的管理办法,抓调度、抓落实,持续跟进做好配套服务,让政策更好地落实落地,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出来,推动我市一产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