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9日电 题:百团大战的别样“见证者”:那山 那馆 那村
作者杨佩佩
1940年,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枪炮声中的百团大战划破黑暗,名震中外。81年后,山西阳泉,硝烟虽已散尽,但这里的大山、纪念馆、村庄等仍见证着昔日烽火岁月,历史从未远离。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为打破日军“囚笼政策”,从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发动了一场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对华北日军的主要交通线进行总破袭的百团大战。
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卫萍表示,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此次战役的胜利不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重要意义。
狮脑山热血铸丰碑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阳泉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犹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矗立于此。主碑三面,“战绩辉煌,永垂史册”等鎏金题词熠熠生辉。西行400米,如今是百团大战纪念馆所在地。
百团大战纪念馆馆长陆茜介绍,阳泉位于正太铁路的咽喉地段,而狮脑山是阳泉市区的最高点,作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这里发生了著名的“狮脑山战斗”。当时,八路军同日军在此激战六昼夜,成功掩护了阳泉以西的正太铁路破袭作战。
时光荏苒,山间的林木早已覆盖了当年的战壕。陆茜说,“八路军指战员就是在这些战壕克服阴雨连绵、给养匮乏等困难,靠吃黑豆、啃苞米、喝菜汤坚守阵地,浴血奋战。”
为缅怀革命先烈,1985年,百团大战纪念碑在狮脑山主峰开始兴建,两年后竣工。2010年,占地3232平方米的百团大战纪念馆在狮脑山战斗遗址上落成,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馆。
纪念馆油灯铭箴言
纪念馆内,浮雕、百余块图文展板、百余件实物、3D实景等完整记录了百团大战的作战经过。每一幅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其中,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合照尤显独特。
“1940年,在收复河北井陉煤矿战斗中,战士们从战火中救出五六岁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和还在襁褓中的妹妹,两姐妹得到聂荣臻和八路军战士的精心照料,后被安全送交日方。”陆茜说,1980年,美穗子携全家来中国,感谢聂荣臻和中国人民当年的救命之恩。
此外,在诸多藏品中,一盏充满锈迹的油灯仿佛诉说着岁月印记。油灯所在的展厅墙上刻着“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这均出自于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第129师新编10旅旅长范子侠。
陆茜介绍,1942年,范子侠在与日军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34岁。2020年,范子侠后代将其使用过的油灯捐赠给百团大战纪念馆。
如今,狮脑山已成为中外各界人士纪念抗战、缅怀先烈的圣地。陆茜表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团大战纪念馆年接待量为30余万人次。
娘子关红色振兴路
历时5个多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共作战2174次,娘子关战斗、磨河滩战斗、狮脑山战斗等都在当地留下战火的印记。在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磨河滩村,一房屋墙体上的弹孔仍见证当年战斗的激烈。
72岁的刘克礼从小就听家人讲房屋和磨河滩战斗之间的故事。“房屋是清朝咸丰年间所建,战斗时,房屋作为村中制高点,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第5团第1营第1连连长邓仕均带队以此为掩体与日军作战。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不可移动文物。”
在阳泉,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村民积极支援前线的事迹。据统计,百团大战期间,参战民兵7400多人,支前民众达10万多人次。如今,这片红色的土地山清水秀、城奇关险。当地依托长城资源,开发文化旅游。村民开起农家乐、加工纪念品,吃上了旅游饭。
娘子关村村民帅忠成是一家民宿老板,2017年,常年从事运输行业的他看到当地发展旅游,便将自家老房子改造为民宿。“如今,游客越来越多,生意红火,收入翻倍,年收入达10万元。”
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副镇长王俊威表示,近年来,当地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如今,当地旅游资源带动百余家农家乐、商店、饭店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