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穿着由13层绝缘材质制成、重达7公斤的绝缘服,在40摄氏度的野外,接触表面温度达60摄氏度的电力设施;冬日,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高空,穿着冰冷的绝缘衣,面对结着厚厚一层冰的设备,这是国网临汾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刘小元再熟悉不过的工作环境。带电作业人员被称为电力行业的“特种兵”,在这个危险和难度系数超乎想象的岗位上,刘小元一干就是13年。2008年以前,电网停电问题突出,临汾供电公司开始大力推广带电作业。起初,主动参与的人寥寥无几,但刘小元却对“带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请缨加入带电作业队伍,并组建起公司第一支配网带电作业队伍。从试验到实战,真正的考验来了。临汾南外环线15号杆绝缘子破裂,急需带电更换,否则会引起大面积停电。刘小元穿戴整齐,开始他人生中第一次带电操作。还没等靠近设备,刘小元手中的工具就与带电导线之间碰撞发出了“嗞嗞”的声音。虽练习多次,但真正上场的时候,他还是很紧张,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刘小元屏气凝神,小心翼翼进行着每一项操作,娴熟而沉稳。经过一个小时努力,作业工作顺利完成,待刘小元走下绝缘斗臂车后,发现自己已是汗流浃背。有了这次成功经验,临汾配网带电作业得到全面推广。由于配网设备操作间距小,线路距离窄,复杂类“带负荷”作业曾一度是这个行业领域的“禁区”,当时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这一技术。只有攻破开展“带负荷”的作业局限,才能使带电作业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刘小元毅然决定直面应对。因为他明白,只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发展主动权。他带领班组开展项目攻关,成功利用引流线带负荷处理了设备线夹故障的缺陷,开创了省内配网带电作业从“空载”到“带负荷”作业的先河,为国内开展复杂类带电作业提供了样板。长期在一线工作,刘小元清楚什么样的工具最好用,什么样的工具需要改进,只要他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创新地改。刘小元累计研制发明了39种带电作业实用性工器具,其中4项获国家专利。带电清理异物专用工器具被命名为“刘氏抓手”在全省推广,研发的跌落式熔断器快速短接工具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工作至今,刘小元实现了6100次带电作业“零失误”,为临汾市减少停电时间9.8万小时,多供电量5700万千瓦时。先后完成了王家岭透水事故、乡宁房屋垮塌事故、沁源森林火灾等应急抢险保电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电力人的初心和坚守。
本报记者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