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12日电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推进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在永和县共帮扶三个村,耕地共20200余亩,其中平地8200亩。永和县农户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种植,当地沟壑纵横、土地分散、田间作业效率低、质量差,导致种植产出低,严重影响农户收入。农户购买大型机械需要大量资金,日常维护成本较高,使用范围和期限短,秸秆燃烧不仅使用率很低还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助推发展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一直是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2019年以来,村“两委”干部及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工作队充分调研走访政府相关部门、种养殖合作社和农户,在充分了解实地情况的基础上,开始了发展集中农业机械耕种的尝试。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出资39.48万元,陆续向帮扶村捐赠三台拖拉机及三套农机配套设备,形成了连片耕作的规模化经营,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还充分利用秸秆回收,解决养殖的饲料加工,达到种养殖结合,实现多重循环效益的效果。
规范经营、合规管理。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通过多次实践和效果分析,从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杜绝管理不到位,机具维护不全面,耕地管理混乱等弊端,最终形成了“合作社+村集体+种养殖农户”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村委与农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将农机机具全部承包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专业管理机具,统一管理人员培训,统筹耕地计划,为贫困户免费耕种、提供工作岗位。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充分利用农机设备,实现科学管理,同时也解决了村内部分劳动力空闲的问题。
规模生产,循环受益。春耕秋收季节,合作社对机械进行均匀分配作业,从深耕、旋耕、播种、收割、秸秆粉碎及打捆均能实现自动化,彻底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人力的粗放模式,有效地解决农户和贫困户打工、种地“两头跑”“两不保”“增收难”的问题。同时,秸秆还田提高有机肥使用,秸秆打捆降低养殖成本,减少过去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既能实现循环利用,循环受益,又进一步带动了农民积极性,进一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充分走出一条农、牧良性循环、互为促进的发展路径,提升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科学化、机械化程度。
增产节支,收入显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机械化设备与技术,由专业司机进行耕地种植,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避免了个户耕地不均匀,重复种植现象的发生,提升了农产品产量。土地连片耕作,既减少了空耗,又可以降低单位面积油耗,也会进一步增产节支。比如,省中行帮扶的三个村,共集中平地耕地8200余亩,通过这一模式可为村集体每年带来承包费用2.7万元,解决村内3名劳动力闲置问题,直接降低普通农户生产成本每亩45元,特别是对于贫困户而言全部提供免费服务。三村每年预计可直接和间接带来效益33万余元,加之减少的人力成本和养殖户饲料成本,收益会远高于预计收益。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下一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将继续积极探索乡村发展、积极引进农业机械化,不断发挥农业机械化长效机制,继续为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