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暑假,相比以往假期孩子忙着奔跑于各式培训班、特长班,这个假期,很多孩子则被家长送到乡下劳动助农、参加独立军事化训练营、当义工志愿者做服务,甚至让孩子去打工做兼职……这种俨然把课堂搬到了社会的“吃苦培训班”,备受家长们认可。“暑假想让孩子吃苦锻炼,大家知道有这种夏令营或地方吗?”暑假刚开始,在家长群以及网上贴吧论坛中,这样的问题后面,家长们都“一呼百应”,热情地“出谋划策”。这个暑期“吃苦教育”在家长中成了“潮流”。寒暑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国内外旅游,食宿是宾馆大厦,出门车接车送。时间长了,一些孩子对社会的认识很单一,除了高楼大厦,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这个暑假很多家长不约而同选择花钱送孩子去拓展夏令营,或参与社会实践,甚至走进偏远村庄,以苦为伴,体验与家中娇生惯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给孩子暑假提供多种选择,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更盼望的是通过“吃苦”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培养生活技能,养成能吃苦、遇挫不气馁的精神品质。据媒体报道,“吃苦过暑假”系列中最受家长青睐的是乡下助农和偏远地区支教,与山村里的小朋友同吃同住,看到了乡村与大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活,切身感受到农作的辛苦,远离电子产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懂得了苦尽甘来的道理,受挫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了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锻炼了独立自理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被家长“一送了之”。不要让孩子感觉吃苦教育是对于他成绩不佳或是“不听话”的惩罚。尊重孩子意愿,充分与孩子沟通后,根据年龄、性格特征等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吃苦教育”。教育的核心要义是成长教育,“吃苦教育”不是“吃苦惩罚”。家长们意识到通过吃苦锻炼让孩子磨练心智,增强毅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通过正能量的一系列活动稳固情绪,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自觉能力,这是很有必要的。“吃苦教育”是一件好事,但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并掌握好方法,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就是说“吃苦教育”中的收获要融入孩子生活的全过程。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不管孩子是从拓展训练营,还是从乡村实践回来后,如果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那么家长教育方式也要相应“升级”,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做到“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做”,让孩子在家中,在自己的日常中都能找到“吃苦”的机会。在生活化的持久历练下,吃苦精神才可能水到渠成,成为孩子身上不可磨灭的珍贵品质。
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