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22日电 日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正式公布了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名单,河曲县再次榜上有名,是山西省六个获此荣誉的县市之一,也是忻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河曲此次凭借非遗项目“二人台”入选,是继2008和2011-2013年度两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后,第三次荣获这一国字号名片。
河曲县地处黄河沿岸晋陕蒙三省交界处,被誉为“民歌海洋,二人台的故乡”。“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目前,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120个,内容多取材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可分为“硬码戏”与“带鞭戏”两类,“硬码戏”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带鞭戏”是载歌载舞、歌舞并生,如《挂红灯》《打金钱》等。其内容多是表现农家生活和爱情生活等。
“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作为河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二人台已深深渗透在河曲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晋、陕、蒙、冀、甘、宁等地域族群认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2006年,河曲民歌二人台双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河曲县高度重视河曲民歌二人台的保护、传承和发展。2008年首次成功创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1年再次荣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1-2013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获称号,此次,经各省推荐,集中评审和现场抽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并对名单进行公示,河曲第三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近年来,河曲以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为目标,以打造“黄河长城特色风情名县”为抓手,立足黄河、长城等自然资源和西口文化、民歌二人台等文化资源优势,建立由河曲民歌、二人台专家及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组成的民歌二人台专家库,设立河曲民歌二人台传习所、传承人工作室,制定了非遗进校园计划,组织编写了非遗乡土教材,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非遗文化校内辅导员,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非遗文化熏陶,从而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
为了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河曲县精心打造、实施群众文化活动,并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同时还把文化活动延伸到基层,每年文化活动上百场次,近百余名各级传承人和全县十余家民营二人台剧团活跃在全县11个乡镇的文化阵地,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展示着河曲文化动人魅力。
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为了更好推动河曲民歌二人台走出去,河曲县委政府大力支持民营艺术团体的发展与创建,成立于2010年的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在央视、山西卫视和地方台频频亮相,河曲民歌二人台搭乘“保利”快车,在全国30余个大中城市巡演全国二十余个大中城市的保利大剧院演出,历届“陆野杯”全国二人台大赛和“海红花”奖河曲民歌二人台大赛成为了河曲民歌二人台全方位发展的风向标,再次把河曲民歌二人台推向了全国,提升了其美誉度和影响力。2020年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排演的二人台现代剧《同喜同喜》在全国范围内巡演30余场,让河曲民歌二人台唱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赞歌。(王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