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3日,全国第28届粮布票收藏文化交流大会暨山西省第四届票证收藏文化展示交流大会在太原市山西国际精品古玩城举行。
粮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40年间,被喻为“第二货币”,是人们的“饭碗”和“命根子”。以粮票为代表的各种供应票证,伴随着几代人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粮票的从有到无,是新中国粮食发展的历程,也是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真实体现。
交流大会上,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粮票,票面画风朴实,设计精美。还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全国通用粮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地市,乃至县级、乡级行政区域发行的地方粮票。粮票的单位有公斤、市斤、两,还有以钱为单位的粮票。票面图案也是五花八门,各地的粮票图案展现着不同的地方特色。除了粮票,还有油票、副食票、糕点票等票证。
大会还设有“红色记忆票证精品展”,展出了1300多种红色票证。其中,四分之一的红色票证是第一次公开展出,比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纸币、股票、债券;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后首次发行的纸币;1931年闽西工农银行发行的壹圆股票;新中国成立初期军政委员会发行的军政粮秣票等。
据了解,这些展品大部分都是由省收藏家协会票证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粮票藏友联谊会会长曾波先生提供。曾波说:“我特别喜欢收藏票证。因为它们是历史的遗存,生活的痕迹。细细翻读这些票证,可以增长知识,品读时代变迁。”(郝晓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