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11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我省全面推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基层群众家门口看病就医难题明显缓解。全省集中投入41.82亿元,实施“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工程,改善基层基础条件。截至2018年底,签约服务覆盖率达51.3%,重点人群签约率70.7%。2017年起,以县乡一体化改革为抓手,打造了县域综合医改“山西模式”。
我省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群众看病报销更有保障。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计参保人数达到3255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医改以来,逐年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建立了大病保险制度和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针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以“三保险、三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医保帮扶政策,累计125万人次受益。
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融合方面,2017年,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通过推进全省网格化医疗联合体建设,共建立三级医院纵向帮扶县级医疗集团的医联体60个,成立省级专科联盟37个,帮助县域开展医疗新技术新业务600余项。我省围绕“降价保供”抓医药改革,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省481家公立医院药品、医用耗材全部实行了网上阳光采购。
我省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可及。2015年、2016年将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范围由65岁及以上扩展到农村60岁至64岁老年人。2017年以来,省政府持续将“为贫困县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为全省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列入为民实事,有效提升了群众健康获得感。
政府卫生投入持续增长,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我省坚持公益性原则,强化政府办医投入第一责任,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医疗卫生资源增量上,新医改十年政府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12.6亿元(其中地方配套55.2亿元)。加强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医院数量从1168所增长到1368所;人均占有卫生资源量不断提升,千人口病床数、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分别从过去的4.58张、2.43人上升到5.6张、2.67人,为群众病有所医提供了坚实保障。(记者 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