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山西三宝”重现光华

时间:2019-12-09 11:03:14 | 来源:山西日报

12月8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展第四天。展馆外,冬寒尤甚,络绎的人流不断涌向入口处。展馆内,暖意融融,观展的人群热情不减。这些天,逛文博会成了一项热门活动,看“山西三宝”也成了一句热语,“山西三宝”更成为屡屡见诸媒体的热词。原本名气就不小的高平珐华器、平遥推光漆、新绛澄泥砚,借着“山西三宝”的热度名气更大了。

珐华器 沉寂300年异彩夺目

在晋城展区,观展的人无一不在一件冠名“珐华莲池鹭鸶纹罐”的展品前驻足凝视。灯光透过玻璃照耀着纹罐,闪现出奇幻的蓝色光芒,异常夺人眼目,令观者动容。太原市民吴文朝是一位资深收藏者,连续两天观展文博会,都要盯着这件珐华纹罐看好一会儿,感叹连连:“真是好东西!”

据珐华器展位人员介绍,“珐华”属琉璃旁系,元代时诞生于山西阳城、高平一带。昔时,曾经有“晋地琉璃遍天下”一说,经此辉煌,承接了唐宋三彩余韵的琉璃,脱颖而成异样华美的珐华。因其多用于宗教场所,也因其华美庄严,又以“珐华”“法华”之名显示尊贵。

珐华以陶为胎身,用特制的带管泥浆袋挤出泥条,以“立粉堆彩”技艺在胎身表面堆出装饰,先入窑高温烧制,再填入彩料后低温烧成。珐华釉色最为突出,突破以往琉璃单调的黄、绿色,呈现出蓝、白、黄、绿、紫等更为丰富的色彩。

珐华器起始于元,兴盛于明,在清雍正时期终了,断烧时间已近300年。

2005年时,张勇勇尚在从事金银首饰加工,在长治逛古玩市场时看到一件类似珐华器的工艺品,大为心动。再后来,他得知珐华器烧制技艺失传已久,心生遗憾。2008年始,对古代技艺心存念想的张勇勇,带着复原珐华工艺的心愿和使命感,从北京回到家乡山西高平,和朋友一起开始到处搜寻资料,走访懂得相关技艺的老工匠,遍访国内外的博物馆探究珐华器形,筹备复烧珐华器。2016年,有同样追求的十几个年轻人组成团队,创建了晋城地区烧制琉璃成就最高的窑炉——朝元窑。

2017年5月,张勇勇团队基本调制成功珐华釉色,每种釉色都经过上万次的调试,至今已发展出近50种不同的色系。他们在传承古代珐华审美成就的基础上,独创了珐华彩釉艺术,以北方文化为底色,将粗犷、豪放、朴实的风格刻画在陶瓷之上,形成朝元窑独特的珐华文化,创作出罗汉禅定像、案头狮、各种瓷版画、梅瓶、罐,还有大型珐华造像等一系列珐华文创产品。2017年8月,高平珐华器惊艳亮相第三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2018年10月,在第五届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年会上,张勇勇团队创作的珐华牡丹璎珞纹梅瓶被当做国礼赠送给与会各国政要,深获好评。

前不久,在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内,举办了“传承与创新——珐华技艺复兴成果发布”活动,一批富丽华美的珐华彩在国内外嘉宾面前亮相,标志着失传近300年的珐华釉烧制工艺成功复原。

在本届文博会上,高平珐华器再现光彩,获称“山西三宝”之一。朝元窑重新点燃的窑火,将续写珐华的美丽与传奇。

推光漆 越千年愈加亮丽纷呈

在晋中展区,平遥推光漆器展柜前往来的人特别多,一位女士花2000多元买了一个小件的平遥推光漆器首饰盒,高兴地说:“买值了!”

看着花样繁多、流光溢彩的平遥推光漆器,总引得人想问、想摸、想买。

平遥古称“陶”,为帝尧封地。《史记》载:“帝尧者,黄收纯衣,彤车白马”,而只有朱红色大漆才能髹饰出彤车。于是有人说,探究平遥推光漆器的历史源头,大概要追溯到距今已有4200年历史的帝尧时期。推光漆器展位前,人群簇拥。唐都推光漆器博物馆讲解员武容清介绍得格外详细:“平遥推光漆器在唐代即享有盛名,位列‘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它用的漆是从漆树中分泌出来的天然大漆,‘滴漆入土,千年不腐’说的就是大漆,目前保存完好的出土漆器文物,几乎全部采用了大漆工艺。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容清详解:“制作推光漆器的工艺特别复杂,包括配漆、加工木胎或灰胎、刮灰、髹漆、推光等工序,每道工序又细分几个步骤,整个流程共有30多个细分步骤。制作时,仅刮灰就需五六次,每次须等前次刮灰完全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灰。髹漆时,每件推光漆器要上5道至8道漆。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纸打磨,反复推擦至手感光滑。制作推光漆器最关键的一步是用手掌推磨出光。先用2000目的砂纸打磨平整,后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蘸水细细打磨增加漆面黑度,再用头发丝抹上豆油打磨光滑,最后撒上砖灰面,用手顺着一个方向推磨至手掌发热,方能推出光亮如镜的漆面,以后会越擦越亮。”

以往,平遥推光漆器主要有首饰盒、家具、屏风、漆画等平面产品,如今多了一些创新产品。展区内有一件黑色胆瓶工艺品,就是结合了平遥推光漆器与福州脱胎漆器两种工艺,由纯大漆打造而成。既有平遥推光漆器的亮丽,又有福州脱胎漆器的轻巧,不掉漆也摔不坏,令观者不禁称奇,心生喜爱。

推光漆器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创新。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伦绪介绍,公司成立已有7年,目前建设的推光漆艺产业园,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研发培训、旅游观光、征集保管、文化传播、创业孵化、漆树种植于一体,形成了以国家级大师和省级大师领衔、民间艺人为主的设计创作团队,恢复了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工艺。现有宫廷式家具、屏风、旅游纪念品、油漆彩绘(壁画)四大类产品。创建了国内唯一的中国(平遥)推光漆器博物馆,汇集了素彩兼备的宋元漆器、千万文华的明清漆器以及琳琅满目的近代漆器。

推光漆器,跨越千年而愈加亮丽纷呈。

澄泥砚 绽放厚重晋文化的精彩

在运城展区,太原市民何文超手捧着展柜上的一方澄泥砚爱不释手。他告诉记者:“我写书法30余年,用澄泥砚最久,质若温玉,抚若肌肤,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呵气可研,不伤笔毫。”

绛州澄泥砚,产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古称绛州),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澄泥砚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始于秦汉,兴于唐宋,明代达炉火纯青。绛州澄泥砚色泽纷呈,尤以朱砂红、玫瑰紫、绿豆青、鳝鱼黄、蟹壳青为贵。它的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左右,成品率仅为30%。明末清初时期,“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因历史原因而失传。

展位人员介绍,蔺涛18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澄泥砚,为之辛苦了30年。1986年,蔺永茂、蔺涛父子开始恢复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他们法古师今,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利用现代理念和科学技术,给古老的名砚注入新的活力,终使埋没300余年的中华文化瑰宝重放异彩。2008年,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位人员告诉记者,如今的绛州澄泥砚,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品质和实用性,更以优良的澄泥质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表现内容、精湛的雕刻艺术、多彩的色泽变化具有了极好的使用、欣赏和收藏价值。曾获百余项国内国际大奖;6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5次荣获中国文房四宝行业最高荣誉“国之宝”称号,并被10多家博物馆珍藏。

绛州澄泥砚,积淀中华文化的精髓,绽放厚重晋文化历史的精彩。

在文博会的融媒体区,山西山右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博会也因此荟萃了全省的珍奇、聚集了全国的目光。那些散落于三晋大地各处的传统珍宝,经过岁月的冲刷,经过悉心的传承保护,经过不断的融合与创新,一定如‘山西三宝’光华四射,山西文创产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毋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