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晋城市2019年最有影响10件大事

时间:2020-01-04 11:22:19 | 来源:晋城在线

1月3日下午,晋城市委新闻中心、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9年晋城最具影响的10件大事。具体事件内容如下:

1.行政区划调整正式启动,优化生产力布局谋求战略突破。

在2019年11月21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晋城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晋城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标志着我市行政区划调整正式启动。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既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我市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解决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突出问题和矛盾的迫切需要,更是激发我市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有利于破除各县(市、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和重复性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活力,形成分工合理、布局有序的产业体系;有利于吸纳周边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统筹推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和改革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对于进一步调整优化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为发展增加动力、增添活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战略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项工作启动以来,领导重视、群众期盼,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

2.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转型发展机制保障更加健全。

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是我市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良好开局的关键时期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对党委、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改革后,市级共设立党政机构47个,其中:市委机构13个、市政府工作部门34个;6个县(市、区)共有党政机构210个。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纳入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市级精减事业单位2个,县级精减10个。通过改革,健全了党对深化改革、依法治市、国家安全、网络信息、财经、机构编制、外事、审计、教育、农业农村、精神文明等重大工作的领导;理顺了体制机制,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重点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城乡污染排放监管、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城乡医疗保障、退役军人事务保障、应急管理、国家物资储备、城市管理、煤矿安全等职责作了调整优化。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加健全的机制保障。

3.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取得突破,“一枚印章管审批”经验全省推广。

2019年4月28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审管衔接备忘录签署暨集中审批印章启用仪式在市政务大厅举行,标志着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改革后,市级集中了29个部门313项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封存了45枚审批印章,探索形成了1个清单、7项制度、29份审管衔接备忘录“1729”制度体系。我市行政审批发生五个转变:即审批方式由“碎片化”向“集成化”转变,审批流程由“差异化”向“标准化”转变,审批理念由“严审批”的权力思维向“尽快办”的服务思维转变,“放管服效”政策由“落地慢”向“见效快”转变,群众办事由“多门跑”向“进一门”转变。10月29日,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现场推进会议在我市召开,全省各市县开始推广复制晋城经验。11月14日,全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再次明确全省推广晋城模式。率先在全省开展市县两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体现了我市在全省“放管服”改革中的重大使命担当。

4.老城更新保护、丹河新城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2019年,市委市政府继续把老城更新与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分步实施,夯实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截至目前,老城一期居民住宅征收完成3589户,完成率99%,工建征收完成113处,完成率95%。老城改造进入到由拆到建的新阶段。“五个二”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两路”具备通车条件,“两街两河”正在加紧施工,“两会两园”正在进行规划。南大街立面改造让这条有着五百年历史的老街换发新颜,城市形象更加靓丽。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践行新型城市理念,站在有利于晋城长远发展的高度,高标准规划建设以金村新区、柳泉新区、空港新区为主的丹河新城,并作为“一体两翼”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支点,着力构建主城区之外新的增长极,成立了丹河新城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标准制定了《金村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金村新区开发建设实施方案》等,举办了丹河新城金村起步区招商推介大会,起步区24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200亿元的金村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接企业100余家,与中铁七局、中船重工等十余家央企国企积极合作,完成第一批511亩的土地招拍挂,获得土地出让收入17.7亿元。第二、三批土地招拍挂工作正在有序推进。2020年1月1日,丹河新城金村起步区建设暨教育园区正式开工,标志着丹河新城建设全面迈入快车道。

5.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面貌大改观 市民素质大提升。

2019年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巩固提升年,是历届市委市政府重视程度最高、投入力度最大、参与人数最广、人民群众满意度最高的一年。工作中,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勠力同心,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各级各部门始终对标一流,坚决把少失分得高分作为攻坚冲刺的终极目标。实行军令状管理,建立五星十色星级评定、每月通报约谈、单位社区联点共建等机制,带动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一体创建,全市一半以上的行政村成为县级以上文明村,20%以上家庭成为星级文明户,并通过修建人行天桥、文明交通志愿者劝导、背街小巷改造、停车位应划尽划、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空中蜘蛛网整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举措,切实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区交通环境畅通便捷、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生活环境舒适便利、校园周边安全有序,城市秩序井然、出行便利、干净卫生、生态良好,城市的颜值和群众的满意度、舒适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等工作取得实效。创文的氛围日益浓厚,创文的成效逐渐显现。文明意识扎根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晋城更有“温度”。

6.两个《条例》颁布实施,为城乡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2019年我市出台了《晋城市村庄规划建设条例》和《晋城市城市绿化条例》,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晋城市村庄规划建设条例》在有效解决村庄规划缺位、不规范,充分发挥引领、管控作用,解决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重发展建设、轻规划管理等问题,统筹推进村庄合理布局、村民建房管理、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了规范指引,标志着全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步入了法治化新轨道,对于我市进一步加强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开启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晋城新篇章。《晋城市城市绿化条例》赋予城市绿化主管部门特定管理手段,对绿化缺建补偿形式加以细化,明确了临时占用绿地及恢复、城市绿地养护管理责任、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保护、树木砍伐补种、违法行为举报及侵害绿化设施的禁止行为,为城市绿化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持,填补了我市近年来城市绿化立法的空白,对于保护城市绿化成果、发展城市绿化事业、建设宜居宜业晋城具有重大意义。

7.市域公交一体化全省领先,高铁(速)机场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9年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实施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城际、城市、城乡、镇村、旅游”五位一体公交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城市公交有效衔接,城际公交同城相接,城乡公交无缝对接,镇村公交全部连通,旅游公交一站直通的“五级公交体系”,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域公交一体化”。目前全市共有公交线路450余条,公交车辆1538台,城乡公交覆盖了全市74个乡镇;镇村公交通达1863个建制村,镇村公交覆盖率达到91%,极大方便了全市人民的出行,让广大城乡居民享受到了交通发展的红利。与此同时,继续加大力度推进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立体交通体系正在加速完善。太郑高铁我市境内76公里,路基、桥梁、隧道全部完工,已转入铺轨阶段。晋城东站站房工程今年10月全面开工。太郑高铁将于2020年底如期通车;机场公司组建成立,民航局对晋城新建民用机场场址进行批复,编制完成预可研报告,由省发改委上报民航局审查;阳蟒高速公路通过交工验收,具备通车条件。晋城东南过境高速公路编制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省交通运输厅进行技术审查,并完成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规划选址报告和土地预审基础资料的编制等。

8.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县县都有了省级开发区。

2019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作为实现转型发展的第一抓手,推动全市开发区建设在“三化三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助推开发区改革创新再出发。在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方面,我市先后出台支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黄金政策18条”和支持开发区加快发展“8条”措施,通过财税分成、职权下放、用地保障、人才引进、骨干培训等方面给予直接支持,在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扩大招商引资、创优营商环境等方面寻求突破。截至目前,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平开发区“三制”改革基本完成,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获批,全市开发区“1+3+1”(即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设立工作排全省第二。随着改革创新步伐的加快,全市开发区发展活力倍增、发展势头迅猛,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的主战场、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2019年,全市开发区立足产业定位,强化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34个,总投资122亿元,17个项目开工建设,实际到位资金10.5亿元,开发区初步形成以光机电、生物医药、现代陶瓷、煤层气综合利用等为主的差异化、错位式发展产业格局。

9.“两只翅膀腾飞、三足鼎立支撑”产业定位清晰,激发内生动力高质量转型发展全面提速。

“两只翅膀腾飞、三足鼎立支撑”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未来而确立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思路,瞄准了晋城未来转型的战略性方向。即把先进制造业作为转型腾飞的一只翅膀,重点培育光机电产业,打造“世界光谷”;把煤层气作为转型腾飞的另一只翅膀,努力建设“一枢纽三基地一中心”;把煤化工作为支撑转型的一足,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把铸造业作为支撑转型的另一足,努力建设“两基地一中心一集聚区”;把全域旅游作为支撑转型的第三足,依托太行古堡群和南太行风光,构建“一核、两带、三山、多点”的空间格局。为了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市委围绕“人”和“地”两个核心,出台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实施办法》,大张旗鼓宣传,用近两个月时间完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干部近万人的培训,在全市上下凝聚起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2019年,全市制造业势头强劲,与富士康合作打造“世界光谷”取得实质性进展,250亿元合同已经签署;煤层气产业动力十足,总投资152亿元的煤层气扩能项目加快推进,全市煤层气抽采和利用实现“双提升”;现代煤化工未来可期,投资100亿元的造气岛和煤化工升级项目顺利实施;铸造产业蓬勃发展,总投资136亿元的晋钢、南村两个铸造业园区快速推进;全域旅游亮点纷呈,我市荣获“中国国家旅游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全市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再创新高,高质量转型发展全面提速。

10.“数字中国行·晋城峰会”举行,晋城大数据建设步入快车道。

2019年9月3日至5日,市委、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举办2019“数字中国行·晋城峰会”,标志着我市大数据建设步入快车道。此次峰会,主题为“智能晋城 数创未来”,分为主论坛、主题演讲、展会展览三部分。与会专家围绕数字经济、交旅融合、智能制造、物联网及大数据应用进行主题演讲和案例分享,展示智慧城市应用的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发布了我市大数据发展应用特色成果。以此为契机,我市还主动与山西大学深入对接,协调18名大数据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共建“大数据研究生教学实训晋城基地”;主动对接山西大数据中心和云时代公司,共建了“山西大数据晋城协同实验室”,进一步深化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统筹协调引进优势资源落地晋城。建成了“一云一网一中心”,建成了涵盖70﹪的人口、法人、宏观经济、信用“四大数据库”,从四个受众层面开发推广了晋e通、指尖办、晋来办,“一号通”四大应用系统,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此外,我市还被确定为山西首批5G试点城市之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