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他们弄错,亏了我的钱。”
这边是愤愤不平的大声申辩,那边是耐心和暖的小声安抚。8月2日下午,记者在阳泉四矿的一家银行里见到了段南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任红梅。
“闫大爷年纪大了,老觉得上次取钱银行弄错了,少给了他钱。来找社区反映问题,为了让他安心,我就带着大爷来银行看看监控、查查记录。”拉着闫大爷的手,任红梅一边安抚老人家的情绪,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
监控视频里,闫大爷把手里的钱数了又数;显示器前,闫大爷对着录像看了又看。钱没错,和手机短信提示里的一模一样,想着刚刚的“得理不让人”,闫大爷羞红了脸,对在场的工作人员不住地道歉、道谢。
“疙瘩要在基层解,鲜花要在基层开。基层工作少不了鸡毛蒜皮、都是些家长里短,身处社区就得帮着百姓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闫大爷的事不大,可任红梅的话却分量十足,段南沟社区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实现了连续7年无上访。
段南沟社区,位于阳泉四矿,社区如其名坐落在一条狭长的大山褶皱里。这条山沟藏满了阳泉人骄傲的回忆,阳煤四矿,一座百年老矿,新中国成立后四矿曾为祖国建设贡献了1亿多吨煤炭。这个阳泉乃至全省最老、最高年产260万吨的大型煤矿,在2002年11月割完最后一刀煤后政策性破产,段南沟就建在四矿洗煤厂的原址上。
“矿上破产了,职工们分流到了外地,近的几十公里,每天早出晚归,远些的上百公里,一周回来一趟,也就让段南沟成了一个特殊的社区,有许多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回程的路上任红梅给记者介绍着社区的情况。
段南沟社区的居民如大雁般,在工作地和家两地往返迁徙着。1万多人的社区,常年在外地工作的就有3000多人。少了儿女的照顾,缺了父母的监护,面对这样不小的压力,面对这些特殊的问题,任红梅以“鸿雁”为名,努力探索创新服务便民新方式。“鸿雁”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头雁”,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为“两翼”,关爱空巢老人、呵护雏雁之家,“鸿雁”帮助职工们解决着后顾之忧,照顾着他们“远方”的家。
“早看窗帘晚看灯,社区楼里数板凳。”一句顺口溜,却是任红梅管理照顾老人的一项具体工作。早晨的窗帘有没有拉开、晚上的灯有没有打开、社区活动室里哪位老人没有出现,一件件琐碎却贴心的小事,温暖着所有老人的心,让任红梅成了大家口中的“好闺女”。
少了父母的监管,社区里许多孩子就沉迷于玩手机、打游戏,任红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任红梅个人出资,筹建了全省首家“亲&青Family”青少年社会工作站。社区费用紧张,任红梅就自费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社工师,辐射周边学校的1.4万名青少年。久而久之,任红梅也成了孩子们口中的“任妈妈”。
刚过下午3点,社区办公楼的排练室就红火了起来,午睡完的大爷大妈们鱼贯而入。
“咱‘鸿雁’艺术团的节目是矿区最牛的!每到节日,咱社区里就组织文艺晚会。现在团里200多人的队伍,大家每天一起唱歌跳舞,身体好了,心情也好,社区里打牌的少了,吵嘴斗气的就更少了。”宋建文不光是“鸿雁”艺术团的团长,更是团里的台柱子,聊起团里的节目他满脸都是自豪。
为了更好解决社区里的大事小情,任红梅还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格事化管理”,网格员“望闻问切化”切入工作,人防、技防、物防“三防同步”,心理咨询师、律师、道德宣讲师“三师会诊”,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减少上访,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联动居民、联动物业、联动驻地单位、联动社会组织、联动职能部门,“五联动”让党组织、居委会以及社会各界抱成了团形成合力,小小的社区办公楼里汇聚着亲民便民、服务百姓的巨大力量。
如今,“鸿雁”已是“领头雁”,肩负着安全宜居的重任,肩负着社区百姓的重托,段南沟社区党组织带领着大家一道,向着“三零社区”不断前进着。
本报记者苏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