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未见得人人都有均等的机会,即便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有人拉着牛车前行,有人坐着跑车一路狂奔。阅读则不然,无论是谁,只要有这样的想法,花时间去读、去体悟,都能实现,不管是读纸还是读屏。成本最小,收获最大。读什么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看康德、尼采、柏拉图的人未见得比看《读者》《意林》《故事会》的人优越。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我自己来说,都此时与彼时不同。只要在其中得到乐趣与智慧,读什么并不重要。“每个人都可以读书,读书的时候才是独立自主的。”与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跨越时空的藩篱密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开卷掩卷全凭一人好恶,童叟无欺,官民一样,男女无别。这样公平的事,天下怕只剩下阅读一件了。阅读这事另一个公平之处在于读不读没法假装,读到什么个境地也是高低立见。《世说新语·言语》里写:宋朝学者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最近微博上也流行一则感悟,大概意思是如果自己觉得生活乏味无趣,其原因大抵有二,一是不运动,二是不读书。因为生性懒惰,我自己也常感受到因为读书太少而和心中仰慕的人无法对话,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纸上神交。和稍微有些学问的人聊天,都会感到自己那点阅读量实在是捉襟见肘。好在我常以年龄尚小安慰自己,顺带解围,在这件事上,不懂装懂实在不易。不得不承认,阅读也只是相对公平的。很多人至今无法识认文字,即便识字也难获得书籍。但好在阅读正不断地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不看而是听书,也让我们以十分便宜的价格购买电子读物。以前说某人家书多,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现在一部kindle电子书就可以提供超过6万册图书的资源,并且不断地在更新。加上各种网站平台能提供的书籍,足不出户读天下之书已非梦想。同时,社会层面的重视,也让有关阅读的公共权益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各地的图书馆虽然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密度,但也是方兴未艾,如免费借阅、寄送等服务日益完善,职工书屋、农家书屋普及率不断提升,很多城市在车站等地还安放了24小时的图书自助借阅机供市民随时使用。此外,公益事业中,帮助贫困地区儿童阅读也是重要的项目,如“多背一公斤”“快乐阅读”……当然,阅读是件私人化的事,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读与不读。阅读改变人生,是句很老套的话。不管读书多少,每个人都承认这最简单最公平的途径确实带给了自己人生不一样的色彩。
李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