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军社 栗园园
2020年9月30日,是全国第七个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由阳城县关工委和河北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寻访烈士故里 弘扬英雄精神”活动在南井沟村举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数百名中小学生和当地的干部群众,走进“满门忠烈”英雄事迹展馆参观学习。
一幅幅浸染着炮火和鲜血的图片,一声声如泣如诉的讲解,把人们带回到了4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自卫反击战中……
在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身为云南保山军分区司令员的刘斌一家六口上阵。刘斌在前线指挥,妻子王昌群参加支前服务队,已是副连长的大儿子刘光参战,刚从军医学校毕业的二女儿刘丰参加前线救护。随后,二儿子刘明、二女婿陈加勇均被刘斌送上了前线。
1978年初,刘光当上了侦察兵,后被保送到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深造。他放弃了留校机会,也拒绝留在云南省军区机关当参谋,坚持返回到云南边防前线的老部队。1981年12月5日,时任副连长的刘光带领侦察分队外出巡逻,发现敌人埋设在巡逻要道上的地雷时,他立即命令战士们卧倒隐蔽,大声说:“我学过排雷,我先上!”在排雷过程中,刘光壮烈牺牲。
1984年,刘明所在部队担任老山作战主攻任务。刘明是尖刀连尖刀班的班长。战斗前夕,部队考虑到刘斌的大儿子已牺牲,曾准备把刘明调到远离前线的保山军分区,被刘斌坚决制止。在收复老山战斗中,刘明冲在最前面,英勇顽强,荣立二等功,在火线被任命为排长,昆明军区陆军学校破格录取了他。但是,就在通知书到达阵地时,刘明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刘斌一家“满门忠烈”慷慨报国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感动了亿万中华儿女,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受人们崇敬的英烈。
阳城县南井沟村是刘斌的故里。多少年来,家乡的人们以各种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烈士的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村里的干部群众都会以烧纸、植树的方式纪念烈士。1995年,阳城县委、县政府在太岳烈士陵园为刘光、刘明烈士设立了纪念碑,并将烈士的骨灰安葬于此。
2010年3月20日,刘斌因病医治无效在昆明逝世,享年86岁。刘斌1925年出生在南井沟村一户贫穷家庭,1943年,18岁的刘斌跟随大哥刘渐宽参加了八路军游击队。1944年,刘渐宽任区干队副队长兼班长,在与日军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24岁。1945年,为了给大哥和乡亲们报仇,刘斌背着父母,跑到河南参加了解放军。从此,他就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东征西战,浴血疆场,多次身受重伤,屡立战功,曾被太岳军区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太原解放后,他随大部队南下到达四川、云南,之后30多年,一直战斗在条件最艰苦、最危险的边防线上。
为了表达故乡人民对英烈的崇敬和怀念,更好地传承烈士精神,激励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南井沟的乡亲们萌发了创建“满门忠烈”英雄事迹展馆的想法,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
从2016年起,阳城县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文化局、民政局等部门组织人员,多方搜集反映刘斌一家英勇事迹的各种资料、图片和遗物。
2018年夏天,南井沟对村里的学校进行整修,开始展馆建设。工地上回荡着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青春年少的学生,大家争先恐后为展馆建设奉献一份力量。
2019年9月,刘斌“满门忠烈”展览馆正式建成。展览馆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分七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析城驻魂,家传火种;转战南北,战火淬炼;革命伴侣、殊途同心;言传身教、树志立德;南疆烽火,赤子报国;高风亮节、深切缅怀;感动天地,精神永存等。
一个偏僻山村植入了红色基因,一股感天动地的英雄之气在这里飘荡。“满门忠烈”展馆的建成、开放,成为人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精神家园,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战士们捧着鲜花来了,默默地站在烈士牺牲的照片前,泣不成声。
一位当年曾经报道过烈士英灵回故乡的记者来了,仔细地凝视着一张张图片,眼里流出了伤心的泪水。“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家庭啊,为了祖国的安全,作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在和平年代,在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弘扬这种甘洒热血为祖国的爱国精神,铸就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在9月30日的活动中,阳城县关工委把“阳城县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牌子挂在了展馆的大门前。
在参观“满门忠烈”英雄事迹展馆后,河北镇初级中学初二学生茹冰妍说:“看了刘爷爷一家革命斗争经历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我一定要刻苦钻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