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行】瓦窑头村:红色的村庄 火红的日子

时间:2020-11-20 18:01:35 | 来源:太行日报

□本报记者 崔 晶 刘云峰 邱莎莎

梨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笔直的柏油路直通家户,青砖红瓦的小院鳞次栉比……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高平市城南办事处瓦窑头村显得越发美丽。

沿着瓦窑头村的柏油路漫步至致和广场,拾阶而上,穿过一片浓密的树林,庄重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映入眼帘。

“1938年7月,高平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成立,这张照片拍的是当时的党支部旧址,现在已经完全修复好了。”纪念馆里,讲解员许艳茹正给前来参观的游客作介绍。“瓦窑头村风景秀丽,而且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和历史,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英雄前辈的事迹和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唤起了我们新时代青年人应有的使命和担当。”游客郭芳芳深受触动。

这边刚刚讲解完,许艳茹就自告奋勇当起了这次采访的向导,“我们村现在借助红色资源,每年接待游客达3万多人,也给村里带来了收入。”

“你看,那边是我们的旧村,分布着很多革命旧址,去年村集体以每平方米80元的价格,将大家的房子回收,准备改成旧址红色广场。”顺着许艳茹手指的方向,记者朝村北头望去,与旁边整齐排列的新式小楼房相比,一墙之隔的泥土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我以前就住在这,你别看它现在不起眼,这里可保存着不少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而且有很多老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居住过。走,我带你进去看看。”村民郭秀珍热情相邀。古朴的院落、有质感的故居、红色主题形象街……走进红色广场,果然别有洞天,耳边还不时传来工人作业的电钻声。

瓦窑头村有234户820口人,长期以来,村民主要靠跑短途运输、打短工维持生计,人均只有1亩多地,集体经济靠土地租金勉强维持。“以前村里穷,没有任何产业,稍微有点能耐的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的土地也日渐荒芜,每家每户的年收入只有几千块钱。”回忆起从前,瓦窑头村党支部书记王卫勇面色沉重。为改变这一状况,2014年,他决定带领大家挖掘红色资源,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经济,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建立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公墓,迈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第一步。

“我们围绕红色文化游这条主线,大胆实施四块地改革,盘活利用农户废旧宅基地,投资1500余万元对袁致和、袁凤鸣、王家瑞等革命先辈的故居以及早期革命旧址进行修复,还修建了革命学校、红色食堂、旧物展览馆等,现已完成11所革命旧址的修缮。目前,进行的是第二期建设,建成后,将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红色主题民宿,在整体上形成一条系统、完整、丰富的党性教育路线。”王卫勇说。

2010年起,瓦窑头村开始人居环境整治,先后推进集中供暖、供排水、厕所革命等工程,截至目前,天然气覆盖全村,226户村民享受到了集中供热,171户完成了厕所改造,1座村级污水处理站高效运转,并对村内三条主要街道进行了改造绿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创办特色产业,2015年,村里流转了700多亩土地,种植玉露香梨2万5千多株。今年是第五年,梨园收获了2万多斤香梨,村集体收入12万元,等再过两三年梨树到了盛果期,预计村集体收入将达到300万元以上。王卫勇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将玉露香梨与红色旅游相结合,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走出一条集革命教育、休闲采摘、民俗民居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

红色旅游变火了、人居环境变美了、农民腰包变鼓了……短短几年间,火红的日子照耀着瓦窑头村这片红色革命圣地,村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快乐地在小康道路上奔跑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