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山西柳林枣林村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时间:2020-12-24 09:00:30 |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2月23日电 近年来,山西省柳林县贾家垣乡枣林村从全村独有的人文资源禀赋和农业特色产业出发,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乡村服务功能、提升风貌特色入手,以“美丽乡村、生态田园”为依托,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推动点,努力把枣林村打造成为了全县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文化彰显、人居和谐的乡村典范。

枣林村位于县城东北部,距离县城7公里,由董家山和枣林2个自然村组合而成,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是党建文化抓牵引。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部署的战斗堡垒。落实制度见行动。枣林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来,村党支部作为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寓管理于服务,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枣林村党支部认真抓实党内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自觉做到党章党规有要求,支部就有安排,党员就有行动。党员先行做表率。对于村农业园区、面粉加工厂等有风险的产业项目,由党员带动示范,摸索运行经验,待产业稳定后全部退出,引导贫困户有序参与;在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上,由党员带头上路捡烟头、拾垃圾,带头规整“四堆”,确保房前屋后和主干道干净整洁。明确责任严监督。村党支部首创“两委”路,由村支书、主任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包片整治人居环境,形成了清洁员、责任人、包户党员、村民四位一体、相互监督的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体系。二是传统文化固根基。走进枣林村,目光所到之处都能看见传统文化在枣林村的深刻印记。突出建筑特色。无论是乡村文化记忆展览厅、文化广场还是垃圾收集点、公共卫生间等,都采用了飞檐斗拱、雕花镂空等中国古建筑样式,给人以强烈的古风古韵视觉体验。强化宣传教育。通村公路两侧的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文化墙、高焉文化小广场等人群活动聚集场地和活动点都有关于仁义礼智信、孝亲敬老、勤俭节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文展示,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润物无声中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风尚。传承文化基因。枣林村乡村文化记忆展厅面积80㎡,收集了反映农耕文化、黄河文化、红枣文化及生产生活的物件500余件,成为全村教育下一代记住乡愁的生动教材。传统文化的普及为枣林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三是乡贤文化促振兴。枣林村的发展,离不开生长于斯、拥有浓厚乡情、热心反哺桑梓的乡贤人士,康长明、裴捧爱、康应龙等乡贤为全村的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基础设施建设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康长明是大庄集团董事长,为枣林村发展龙头产业、带动全村脱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退休老教师裴捧爱2017年退休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培育枣林村健身文化中,组建了广场舞队、佳木斯健身队2支,组织群众开展日常健身活动,带队代表全乡外出参加市、县大型健身操比赛,先后为枣林村荣获了“先进辅导站”“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退休老主任、企业家康应龙在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等方面出钱出力,先后组织修建水路680米,道路1000余米,协调县扶贫办投入170万元建成了光伏发电站,投资83万元对村委办公场所进行全面升级,极大改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公条件。四是绿色文化谋长远。枣林村支村“两委”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宜居、产业多元发展、增收致富有道的新路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近年来,枣林村支村“两委”一届接着一届干,从2012年起先后投入160余万元,以年均新增3000㎡的速度种草植树、退耕还林,2020年植树达 9900㎡,使全村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23.8%提高到目前的 38.15%。实现光伏产业增收。光伏发电站建成后,为贫困户提供公益岗位13个,为集体经济年增收12万元,成为了全村绿色无污染、增收有保障的“宝疙瘩”。全力兴办绿色产业。在包乡县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村投入70万元,建成了集仓储、加工、包装流水自动作业的全链条、智能化绿色粮食加工车间——麦子康面粉厂,日加工面粉6400斤,年利润达90余万元。全面整治人居环境。全村通过推广支书路、党员带头抓整治、配套环卫设施人员、开展人居环境五星评比等措施,大力推进“垃圾不落地、枣林更美丽”,实现了村容村貌清洁干净、户容户貌整齐有序。枣林村通过发展绿色文化,使全体村民享受到了生态宜居、绿色增收带来的好处。 (景建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