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夏宾)目前中国附条件上市疫苗对变异新冠病毒是否还能发挥作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病毒病所原党委书记武桂珍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目前,我们在全力全速开展相关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新冠病毒变异没有对(中国)疫苗的有效性产生较大影响。”
武桂珍说,国内的疫苗研发单位和相关科研机构,包括我们实验室,都在密切监测国内发现的不同来源的病毒,一直在关注病毒变异情况。疫苗有效性的确切结论有赖于实验室的研究数据。
武桂珍表示,目前中国附条件上市疫苗的有效保护时间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半年以上,以去年3月份开始的临床实验算起,目前中国疫苗最长保护时间已经达到了10个月左右,疫苗产生的抗体持续存在。
疫苗保护效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武桂珍举例称,第一是疫苗种类,不同类型疫苗的抗原性、佐剂优劣等都有不同;第二是疫苗的保藏条件、运输条件等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疫苗效用;第三是个体反应差异不同,会导致效用不同;第四是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比较容易变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持续性等各个方面。”
“目前在我们国家境内上市的疫苗跟其他海外疫苗相比,它是相当安全的。”谈及接种疫苗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武桂珍表示,一个是全身不良反应,比如发热,另一个是局部不良反应,比如接种的部位红肿疼痛等,其发生比例是很低的,低于我国境内市面上的其他疫苗。而严重不良反应的比例更是非常低,非常罕见。
对于疫苗的生产,武桂珍称,“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一个病毒分离出来,到疫苗株的制备、纯化,并保证传代的稳定性,这里包含很多细小的工艺。从疫苗生产企业的角度来说,因新冠病毒有高致病性,其研发、生产过程最根本的就是必须符合《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从生物安全上做好保障,同时也要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等严格的质量要求。
“生产疫苗的企业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符合生物安全要求,这里既包括了它的生产条件,也包括了对企业里面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这些人掌握的技能在方方面面的考核都非常严格,可以说,只有做到这些才保证了我们疫苗的安全有效。”武桂珍说。
外界有疑问,为何中国选择了灭活疫苗率先上市,而海外则是用mRNA疫苗来接种?武桂珍表示,中国其实5种疫苗研发路线都有布局,灭活疫苗走在前面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中国率先分离出了新冠病毒毒株,并且中国在灭活疫苗生产上有五六十年的经验,其生产工艺相对成熟、安全,相较于新型疫苗技术,可以更快速地启动研发流程。
其次,综合考虑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尽管mRNA疫苗的有效性可能更高,但在安全性上不如灭活疫苗,因为mRNA疫苗实际上是新技术,过去是治疗型疫苗,用在癌症患者身上,它进入人体之后要参与人体细胞工厂运转的,长期风险还有待观察,而灭活疫苗没有感染性和致病性,但具有抗原性。
最后,从可及性来看,中国疫苗的贮藏、运输条件是2℃到8℃,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或偏远地区都可以及时完成接种,但mRNA疫苗需要-70℃或者是-20℃的保存、运输条件。
武桂珍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免疫屏障,免疫屏障的形成有赖于接种率,而这个又跟疫苗的可及性有关,如果你达不到一个较高的接种率的话,我们的免疫屏障形成不了,那我们的有效性可能就要打水漂。所以对一个疫苗的评价不是单一的好或坏,是综合的评价。”
疫情大考凸显了生物安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武桂珍建议,在生物安全领域要做长期研究和规划,包括物资的储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等。(完)
原标题:独家专访武桂珍:初步实验结果显示新冠病毒变异未对中国疫苗有效性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