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专家碰撞:什么是长城精神

时间:2021-05-08 12:00:42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0508_4906b2b2b32f2c5a592455f19ce7768b.jpg

20210508_19347253a51ca672a8ad8abf755ad3ef.jpg

20210508_62d15d460e566139a3b5f980c748a03f.jpg

20210508_7f15929700e345447d270b14b8fc294e.jpg

20210508_80d0812e2a94ef3c817f21a1746c02b0.jpg

20210508_151d471c4f66fcd453875dbe285e6056.jpg

20210508_3b011f35a71cbe3fc0b951917ca321b3.jpg

20210508_53328e26062c71eabefc0ae2e96557fb.jpg

开栏语为最大限度挖掘长城精神的内涵,弘扬与展示长城精神在山西文旅资源中的价值,锻造山西长城旅游板块,使长城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鲜活起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山西晚报社共同推出长城精神提炼总结——“游山西·读历史”全媒体宣介活动,并于今日起推出“游山西·读历史感悟中华长城精神”专栏。专栏首期内容将带领大家重温于日前召开的“长城博览在山西”长城精神研讨会,对各专家的观点进行整理呈现,以飨读者。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赵琛、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会长李太祥、山西大学教授张世满、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报研中心高级编辑胡向泽、太原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宋建国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游山西,就是在读长城军事斗争史”“游山西,就是在读民族融合发展史”等议题,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赵琛(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 是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纽带谈到中华文明,总少不了长城的话题。历朝历代对长城的概念表述是不同的,如今,国家对长城概念、长城价值进行梳理总结,大家对长城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所有的长城设施和其承载的伟大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长城文化精神是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载体。长城是民族脊梁,是兄弟之间的院墙。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历时最久远、规模最庞大的建筑体系,作为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多年、纵横上万里的时空跨度,使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无可估量。虽然曾经有刀光剑影、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但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山地渔猎文化在长城南北的相互激荡、交流交融却始终是主流。而在修筑长城的历史上,兄弟民族统治时期的规模远远超过了汉族统治朝代。历史更迭,长城精神发生着变化。过去,长城精神更多地表现在与兄弟民族的斗争精神上;而如今,站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长城精神代表的是56个民族对它的共同认识,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是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这些长城已经不是过去的边界线,而是兄弟之间的院墙了。历史上有分裂、有融合、有抗争,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多元民族融合的象征。长城精神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中国整个社会历程的积淀物,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中国人长期创造的独有的精神历程,是中华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复合体。长城文化和精神凝结于建筑之中又游离于建筑之外,是传承和传播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作品和科学技术之中的。从1935年聂耳《义勇军进行曲》中的“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和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到1984年邓小平、习仲勋号召“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长城文化精神已然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在中国版图上,长城贯穿东西万里,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公园,揭示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的源流,是应有之义,而长城文化精神的核心——自觉、自信、自立、自强,更是当今提升我们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站在国际视野,长城和丝绸之路两个世界级文化遗产,纵贯东西、连通古今。从古至今,长城在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坦途,其发挥的不是阻断作用,而是相互包容、推进合作的作用。可以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长城就像一条“中心线”,是中华民族碰撞与融合的纽带2016年,《中国长城保护报告》提出,长城蕴含着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历经岁月锤炼,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包含四个方面:第一,承载中华民族坚韧自强的民族精神价值;第二,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文化价值;第三,展现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第四,承载人与自然融合互动的文化景观价值。其实,我们所讨论的长城文化,都包含在上述表述中。我们今天再次探讨长城文化,首先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我们这个国家为什么两千多年持续不断修建长城,有什么样的目的?第二,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一脉相传到今天,未来还要传到更久远的时代,长城在这一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什么?第三,长城对我们这个民族、国家起到了重要文化支撑作用,那它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一定具有价值和意义,随着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这个价值和意义在什么地方?我们今天讨论长城的价值,一定不能将长城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和两千多年来承载的价值相剥离,提到中华民族,就会想到长城,我们要把它历史上一脉相承的价值记录下来,这其中也包括它的和平价值。曾经有人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在这样一个时代,将长城这样一个“封闭”“保守”的实物作为象征合适吗?首先,长城是具有封闭性的,如果不具备封闭性,为什么要修建万里长城?其次,长城又不仅仅是封闭的,成千上万的关口就是用来联系内外的。封闭是保证了安全,但并不影响内外的整体交流,这样的封闭是为了构建秩序。长城构建了什么秩序?构建了农耕和游牧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类型,和以这两种完全不同经济类型为生产、生活手段形成的民族,以及在民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权之间的秩序。比如“茶马互市”,如果没有保证市场正常进行的秩序,时间久了,就会对整个社会和经济造成破坏。今天,我们不能站在“长城里面”看长城,也不能站在“长城外面”看长城,而是要站在“长城上面”看长城。长城就像一条“中心线”,这样的一条“中心线”,是中华民族碰撞与融合的纽带,我们需要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去解读它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就好像中国这个“中”字,我们把中间那一竖比作长城的话,它表达出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长城内跟长城外是独立存在的;第二点,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紧紧连接在一起,正因为谁也离不开谁,才需要由长城来构建彼此的秩序。第三,“中”字是一个整体,长城内外也是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我们在今天理解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的时候,要站在这样的立场去理解。席建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左连黄河、右牵太行,山西长城精神文化不能孤立起来看对文物和文化资源精神价值的阐释和解释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基础性理论工作。长城精神文化价值,既有共性特征,又有地方特色,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共同支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传承精神文化体系。对于地方而言,只有充分研究阐释所在地长城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在彰显国家价值和凸显地方特色间实现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一宏大国家文化工程,才能更好贡献山西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山西的责任与担当。山西有不同时代的长城,属长城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山西长城主要分布于9个市40余个县(区),总长度累计3500多公里,现存较完整的城墙和遗迹有1500多公里,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区和农牧交错带。作为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的部分之一,是明长城“外三关”所在地,其战略军事意义、建筑科技等价值自不必多言。长城精神文化内涵挖掘,既涉及长城建设过程的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国家因素,也涉及长城沿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等地方特色。具体而言,山西长城特色,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地理环境看,山西是长城与太行、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名片交汇地,山西长城左连黄河、右牵太行,山西长城精神文化不能孤立看,要与黄河与太行联系起立,如果从地理环境看,山西长城沿线有山脉、河流、盆地、草原等诸多景观,可以多维度感知长城文化景观。第二,从历史文化看,山西长城博览必须与山西五千年厚重文化结合起来。山西长城的现存遗迹按朝代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隋长城、宋长城、明长城、清长城,其中以明代修筑的长城规模为最大。山西长城文化与黄河文化的碰撞,也使得山西成为最能体现长城厚重精神文化的区域。第三,从红色文化看,山西长城与红色太行的密切相关,筑就“红色长城”。山西太行山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我党领导抗日战争主要发生地。其中平型关大捷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其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第四,从新时代创新传承看,山西也是重要传承创新区。这其中以长城脚下“右玉精神”最为典型,18任县委书记和右玉人民一起努力,把一个一穷二白的不毛之地建成了草木葱茏、如诗如画的塞外绿洲,形成了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李太祥(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会长)长城寄寓着团结统一、开放包容、守望和平的时代精神万里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长城的修筑先后跨越了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总长度位居全国第二、先后历经10个朝代修筑的山西长城,在万里长城大家族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山西五千年文明的最大看点之一。传承和弘扬长城精神是我们当今的主要主题。中国历史上10个朝代举全国人力和财力,修筑总长2.1万公里的长城,在于中华民族生存的需要、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以及中华民族建立社会秩序的需要。可以说,长城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国家历史形成的一个缩影。长城博览在山西,山西除了早期长城,还有明、清时期的长城,山西长城曾一度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军事、政治、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等巨大作用,它既是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精神是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从统治阶级决定修长城的那一刻,全国上下就可以举人力、财力展开修筑,没有这种上下统一的精神是绝对修不好长城的;长城精神还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伴随和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兴衰更替和荣辱变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及不屈的奋斗史;长城精神还是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长城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遗产,是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工程项目。发挥长城精神保护长城是现在长城保护的题中之意。山西长城现存1400公里,历经时代变迁、风雨侵蚀和人为开发,如今的长城亟须我们更好地去保护。保护山西长城的关键在于省政府的保护方案和各界认真的落实,我们很欣喜地看到,4月1日,《山西省长城保护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保护体系,例如,明确长城保护属地管理责任的政府责任,用政府规章杜绝在长城沿线取土、取砖(石)等破坏活动,防止不当旅游开发对长城造成损毁,规范长城修缮行为,督促地方建立长城保护管理制度,建立保护机构,加强对长城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张世满(山西大学教授)长城是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象征我想从两方面谈谈对于长城的看法。一、长城所反映的历史真相第一点,我认为统治集团修长城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尽到其看护的责任。应该说这是统治集团负责任的战略决策和战略行为,是为了给其统治区域内的老百姓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稳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第二点,从修长城的主体来看,是士兵和老百姓,军民双方对于修长城这一决策是能够理解并接受的,并不一定是被强迫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修长城肯定是很艰难、很辛苦的劳动,但历史上并没有出现因为修建长城这样一种艰苦的事情而发生哗变。这侧面证明了统治者与老百姓的意见基本是统一的。第三点,历代长城的走向所反映的是其军事防御战线,并不一定是国界线。长城的修建是因地制宜的,往往选择最适宜的地方修建。有的可能是当时的边界线,但不尽然。比如,明代修建在太行山、恒山一线的内长城,并不是其国界线。第四点,从现存的明长城遗址来看,反映了长城的修筑是高质量的。历经五六百年的风雨沧桑,加上人为破坏等因素,长城已经不完整了。但是从保留下来的长城段落看,有很多比较完好的墙体、敌楼、敌台、马面、烽燧、城堡等,从这些建筑遗存可以得知当时长城修建质量是非常好的。第五点,修长城肯定是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绝不是毫无意义的。长城在历史上不仅起到了有效的防御作用,还发挥了边界管理的功能。第六点,长城并不是完全封闭隔绝的一堵墙,沿线设有许多关隘、关口,是长城内外商贸文化交往、两边人民迁移出入的通道和控制点,清代的走西口、闯关东就是从长城关口出去的。二、长城反映出的精神首先,如果把历代长城修建的工作量加起来,那肯定是世界最大的工程。从修长城这种浩大的工程来看,所反映出来的是统治者和军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其次,从历朝历代修建长城这一历史事实来看,反映出中国历史一脉相承的防御战略以及国防传统和谋求和平的精神。第三,从历代长城的走向和变迁来看,反映了各民族在长城区域的相互斗争、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轨迹。长城区域南北跨度很大,正是在这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带,促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第四,从长城的设计之精妙、质量之坚固来看,反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及其聪明才智。长城遗址上还有很多匾额楹联、砖雕石刻等,这些东西的军事价值并不大,但反映了军防文化的传承。胡向泽(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报研中心高级编辑)“长城博览在山西”为研究和宣传山西文化提供启示众所周知,长城、黄河、太行,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长城和黄河、太行三大板块的提出,是研究和宣传山西文化的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大思路、大概念、大视野,具有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包容性、开放性、战略性和全域性。这三者具体来讲都不是山西所独有,但三者汇聚山西,则是惟一!这就需要我们解决“整体性”和“独特性”的问题,省内“认知”和外界“认可”的问题。此次“长城博览在山西”研讨主题,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研究和宣传山西文化提供了启示。长城不是山西惟一的,但“长城博览”是独特的,山西长城的数量、分布、年代、朝代、规模、建筑等,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民族融合发展的影响,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山西长城如何表述、如何解读、如何宣传?值得我们研究。这也为黄河、太行板块的研究和宣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趋前探索。要把长城研究成果转化为宣传效果4月1日,具有山西特色的《山西省长城保护办法》正式实施。这对长城的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十分重要。目前,专家们对山西长城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山西长城的分布、点线、年代、朝代、建筑、地质地貌、生态环境、旅游开发、景区景点等,都进行了全面研究和探索,但宣传还是相对滞后。我们不仅要宣传长城文化研究成果,也要宣传长城板块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等。要把长城文化研究和长城精神宣传与“游山西,读历史”相结合,与转型发展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宣传效果。要创新长城文化宣传的方法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我们在宣传长城文化上要创新和突破。现在是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像山西晚报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已经具备报、网、微、端、屏等完整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此外,现在也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发布平台,每个手机都是传播渠道,这对我们宣传长城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运用好传统媒体。报纸和电视台的最大优势是权威性和公信力。尤其是党报党台,在长城文化宣传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就在于其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因此,长城文化的研究、发现、发布还是要依托传统媒体。其次,运用好新媒体。新媒体最大优势是传播快捷、覆盖面广,现在的大数据和云媒体非常厉害,可以尝试推出云游山西长城的栏目。第三是运用好长城文化相关传播平台,这包括文旅系统网络平台、长城研究机构网络平台以及长城相关市县的网络平台,形成长城文化宣传的矩阵。宋建国(太原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加强长城研究保护对赓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长城精神是抵御抗击外敌、保家卫国、向往追求和平安宁生活的顽强抗战精神与和平守望精神。多数历史时期,长城是作为军事防御体系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比如战国秦汉筑长城以御匈奴、北魏北齐筑长城以防柔然和蠕蠕、隋筑长城以抗突厥、明代筑长城以备北元及蒙古骑兵等。长城内外,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抵御外族侵略的军事战争,其中,以宋朝杨家将抗辽的历史故事尤具代表性。汉唐时期,长城成为中原王朝北击匈奴和突厥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近现代以来,长城仍然演绎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最具血性、最为豪迈的多幕史诗大剧。长城抗战不说,仅1937年下半年抗战爆发至年底,山西抗战基本是依托内外长城及其重要关隘所组织的节节抵抗,其中包括大同会战、天镇战斗、平型关战斗、雁门关伏击战、朔县保卫战、原平保卫战、忻口会战、娘子关战斗等。八年抗战期间,八路军晋察冀和晋绥根据地,就是依托长城而创建,并把长城内外作为主战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敌后山地游击战,为民族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夺取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建议:鉴于在山西长城沿线地区至今仍遗落有大量长城古遗址、古文物以及红色遗迹等,建议对以雁门关(包括古雁门关遗址、夜袭阳明堡遗址、雁门关伏击战遗址、第二战区太和岭口指挥部以及忻口会战遗址等)、平型关等为代表的山西长城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旅游和传统军事文化研学体验游活动,这对于启迪后人铭记历史、厚植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长城精神是促进民族融合、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团结精神。尽管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别内外、加强防范,但有区别就有交流,有防范就有融合。中国历史上除春秋战国以外的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就都发生在长城及周边地区。东汉末期,曹操迁匈奴五部于山西内地,其一在新兴郡(即今忻州),“保塞匈奴”即来源于此。其余四部则分别在祁(今祁县)、大陵(今交城)、蒲子(今隰县、交口一带)、兹氏(今汾阳)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的“五胡乱华”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融合,其中,匈奴、鲜卑主要分布于长城内外地区,历史上所谓的“雁门乌桓”“雁门鲜卑”即出自这一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以山西长城为大本营,退则割据一方,进则威胁中原,客观上促成了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此后,辽金元清均为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政权,这些政权的建立,或多或少都同长城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且其民族政策也不能不对山西长城区域的居民、人口构成及其融合演变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在山西内外长城之间的许多县份,当地居民仍保留着一些多民族混血的相貌体态特征,可以据此探寻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尤其是久已消失的古代民族的踪迹。建议:在山西境内、重点是长城分布地区开展对已经消失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研究与寻找工作,这一工作对于追溯完善中华民族基因血缘传承谱序、赓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长城精神是沟通南北、串联东西、推动经济发展的开放、开拓、联络、协作精神。长城自古为内陆通往中北、东北、西北,进而通往蒙古和俄罗斯、辽东以及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中亚的重要商路。晋商当年就是沿着这一条条商路,随着明清两朝大军,一路把生意做到了整个北中国甚至北亚地区。“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玉石之路”等著名商道与长城的分布区域多有交集,堪称这方面的明证。新中国成立以后,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太原、大同等地多次发掘出土有波斯金币、玻璃器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文物,说明那时可能就有商人往来于东西亚之间,把生意做到了长城脚下。宋初签订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在雁门关、宁武、岢岚多地设有榷场,具体负责双方的边境贸易,而民间走私生意据说比官方贸易更加活跃、更加繁忙。明朝中后期,汉蒙之间的马市就分布在大同镇附近的得胜堡、破虏堡等地,茶马互市以及皮毛、粮食等生意,既为蒙民解决了不少实际生活问题,又为汉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清雍正年间逐渐放开边禁以后,山西商民竞相通过走西口、走东口,“跑草地”,开渠垦田,互通有无,为河套地区开发以及东北和西北开发做出了先驱者、探路者和拓荒者的贡献。建议:加强对长城周边和沿线商路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进一步加大申遗力度,力争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04-05版采写:山西晚报记者 胡斌 赵丽娜 张彩云 柴旭晖

摄影: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