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张引牛
“紧紧蒙张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落雨,打起一样音。”在阳城,流传着这样一首“制鼓歌诀”,用寥寥几个字勾画了一面鼓的诞生。在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就有一位在家制鼓的传奇人物,据说他的家族五世制鼓,“郎合兴”梆子鼓在晋东南地区赫赫有名,清朝时期,泽州府晋城县黄花街主要位置还有专门店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父辈才卖了店铺,落户到北留镇南留村。这位传奇人物就是郎小满。
A “郎合兴”梆子鼓赫赫有名
在郎小满家的院子,手工制作鼓所使用的木材等原材料铺满院子,房子北面正厅内,制作好的擂鼓、战鼓、板鼓、挎鼓等整齐摆放。在东北角落的一间小屋里,各种制鼓工具挂于墙面,一些未完工的半成品整齐地摆放在作业台上等待着郎小满去继续将之加工、打磨。
郎小满祖籍为阳城县东冶镇郎山村。清朝道光年间(1820年-1850年),祖上落户北留镇南留村,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据郎小满讲,清嘉庆、道光年间,晋城地区八音会和本地上党梆子十分盛行,但乐器甚少。郎小满的先祖郎培学历经艰辛,远赴苏州学艺,因为人忠厚老实、做事麻利,深受老板赏识。在苏州学艺几年后,郎培学返回晋城市阳城县,并落户于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
两百年来,郎家世世代代以制鼓为业,根据当地盛行的上党梆子剧种,以精湛的技艺制作出适合上党梆子剧种的战鼓、班鼓、威风鼓等乐器。1949年以前,原晋城县(1985年撤县设市)黄花街上的“郎合兴乐器铺”就是他父亲郎有林开办的。1949年以后,郎有林关闭自己在黄花街的店铺回到南留,继续制鼓。即使在人民公社时代,郎有林也是白天在饲养圈给生产队喂牲口,晚上在自家那间几乎封闭式的小楼内制鼓。
遵照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少时的郎小满就跟从父亲学习制鼓手艺,23岁时从父亲手中接过这门祖传的制鼓手艺。近半个世纪时间里,他秉承祖训,精益求精,技艺誉满三晋,成为家族制鼓手艺的第六代传人。
B 历经十多道工序,定音是重中之重
上党梆子起源于明末清初,主要流行于山西东南部,群众基础很浓厚,如今更是闻名华夏。受到蒲剧的影响,上党梆子以唱梆子腔为主,后又吸收了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等音乐特色。在清朝乾隆年间,随着晋商的崛起而盛行,特别是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流派纷呈。戏离不开鼓,鼓声回荡,沁人心脾。
据郎小满介绍,制鼓是个精细活,一把成品鼓要经过选皮、煮皮、烤木板、制鼓帮、刷桐油、封鼓面、装钢圈、上铆钉等十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而定音则是重中之重,定音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鼓的音质。在定音时首先要考虑到鼓的中音、边音,所以定音时除了要按工序将鼓皮拉紧,拉好,还有就是要靠多年积累的制作经验去把握好定音的尺度。只有音质把握好了,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鼓。“咱们手工加工出来这个发音,适合咱的上党梆子,你像高了、低了都可以。现在有些剧团呀,古板师傅呀,他们还是想要这种鼓。”郎小满说,一面质量上佳的鼓的完成,首先需要解板,把椿木、槐木等硬质木材切割成弧形木片进行烘干,再将木片拼接起来制作成鼓腔,然后经过抛光、上腻子、上漆等工艺,一个粗具雏形的鼓腔就制作好了。接下来的工艺是鞔牛皮,也是制作一面好鼓最关键的地方。牛皮选用质地坚硬的母牛皮,特别是下过牛犊的黄牛皮最好,长时间用特殊调料勾兑的水浸泡松软,之后将牛皮固定、拉好、绷紧,就可以爬上鼓面开始踩鼓皮了。踩鼓皮是为了让鼓面绷得更紧,声音更洪亮。通常,制作完成一面鼓,要花费5天时间。
郎小满的侄女经常来他家看制鼓,每次来了都想听他敲打鼓的声音,还说咚咚咚的鼓声听得让人感觉精神振奋,非常舒服。郎小满说,他其实并不会按民间曲调敲打鼓器,敲打的目的主要就是检测鼓声的定音,这是制鼓的关键。不论他如何敲击,作为门外汉听着清脆的鼓音,仍然能感到十足的震撼。
C 做一个不离不弃的制鼓传承者
过去,靠着制鼓手艺,郎小满还能够养家糊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制鼓的销量一天不如一天,养家糊口成了难题。为贴补家用,郎小满和多病的妻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小卖部。
“我也知道在城市里挣钱的机会多,的确比待在村里要强很多,但是出去打工离家远,留给制鼓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郎小满说,近几年,他的手工鼓主要销往阳城、晋城、沁水等地,去年一年销售了20面鼓,一面鼓按800元零售,一年收入16000元。3年前,妻子照看着小卖铺,郎小满又开始利用没有订单的闲暇时间到镇上打零工,就这样边做鼓边打工,日子过得也算舒适。
然而,让郎小满忧心的是,没有人愿意跟他学制鼓,他的制鼓手艺正面临失传。“现在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出去打工,不愿意做这种不赚钱的事,没有办法。做鼓,我会,因为总是要做的,但是不能让祖传手艺失传,我把手艺传给了儿子郎金磊和侄子郎金强,希望他们能让老祖宗传下来的手工制鼓技艺世代相传!”言辞里,透露着一种质朴的执著,因为郎小满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今的郎小满已是花甲之年。出于对制鼓的热爱,对黄土地的眷恋,他毅然选择了做一个不离不弃的传承者,默默坚守着这份渐行渐远、难以割舍的手工艺。